大 宏
屈指算来,离开老家已经有二十二年了。初离老家时父母都还健在,虽说单位与老家相距不足二百公里,因为交通极为不便,回老家看望父母的次数一年还不到一次,即便是逢年过节。
记得在田家读高中那时,虽说公路已经从县城通到老家,因为路况差而很少有车跑。第一次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因为没有车坐,只好和几位同学一起,清早背着被子、箱子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步行到老码头,第二天搭上通信施工的货车才赶到学校。后来每到春季上学,都是乡里调来一辆大货车,我们就随着到县里开会的领导一起(那时叫“三级干部会”),象插包谷坨子一样插上满满一车,而且要颠簸上一整天。那时的老家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好多好东西运不出来也变不成钱,家乡的面貌和老百姓的生活变化也一直不大。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道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班车才陆续从县城开到老家,但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是直达,有时要转乘好几次,有时先是坐拖拉机或者是货车,然后才能坐上客车,用老家的话说叫“打节节高”,那时客车也是非常破旧的普通型客车。
如今,老家柏油路、水泥路通乡达村,破旧的班车也早已换成了豪华客车,车载电视、冷暖空调、航空座椅,加上热情周到的服务,坐上去安全、舒适又惬意,进城也只要三、四个小时,而且还能直达十堰。路好了,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也明显加快,上次回老家,看到小河两岸全都是新盖的楼房,我突然感到老家离我越来越近了。(作者单位:县亨运公司)
屈指算来,离开老家已经有二十二年了。初离老家时父母都还健在,虽说单位与老家相距不足二百公里,因为交通极为不便,回老家看望父母的次数一年还不到一次,即便是逢年过节。
记得在田家读高中那时,虽说公路已经从县城通到老家,因为路况差而很少有车跑。第一次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因为没有车坐,只好和几位同学一起,清早背着被子、箱子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步行到老码头,第二天搭上通信施工的货车才赶到学校。后来每到春季上学,都是乡里调来一辆大货车,我们就随着到县里开会的领导一起(那时叫“三级干部会”),象插包谷坨子一样插上满满一车,而且要颠簸上一整天。那时的老家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好多好东西运不出来也变不成钱,家乡的面貌和老百姓的生活变化也一直不大。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道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班车才陆续从县城开到老家,但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是直达,有时要转乘好几次,有时先是坐拖拉机或者是货车,然后才能坐上客车,用老家的话说叫“打节节高”,那时客车也是非常破旧的普通型客车。
如今,老家柏油路、水泥路通乡达村,破旧的班车也早已换成了豪华客车,车载电视、冷暖空调、航空座椅,加上热情周到的服务,坐上去安全、舒适又惬意,进城也只要三、四个小时,而且还能直达十堰。路好了,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也明显加快,上次回老家,看到小河两岸全都是新盖的楼房,我突然感到老家离我越来越近了。(作者单位:县亨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