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点燃”农村新生活
发布时间: 2007-07-0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记全市劳动模范、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副主任杨青
  轻轻一扭开关,幽蓝色的沼气火苗就“滋——滋”地往上窜,做一顿饭只需半个钟头,方便极了——这曾是多少农村妇女梦寐以求的奢望,如今却是上庸家庭现实的生活图景。“沼气建起真方便,又煮猪食又煮饭,省柴省钱省能源。”如今,我县农村到处都在传唱着这样的歌谣。而在这些背后,是长期奔波于千家万户、为全县农村能源事业而默默贡献的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副主任杨青。
  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
  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新农村建设的逐渐升温,广大群众迫切要求实施“三改一建”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也把这一工程作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沼气建设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窗口”和“亮点”。为了争取更大扶持,杨青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多次到省市反映和汇报。在县领导及农业局的支持下,我县能源项目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几年来,先后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争取了一批又一批沼气建设项目,项目受益农户达5280户,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00多万元。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万口,柴省灶3.8万户,推广太阳能6000台(套)。真正做到了实施一批项目、申报储备一批项目,使全县农村能源建设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抓服务,全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农村能源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属弱势产业,要引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就必须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杨青率先垂范,把能源工作重点放在核心样板示范工程建设上,坚持整村推进,先后在宝丰镇喻家塔村、楼台乡三台村、溢水镇涧沟村、麻家渡镇罗家坡村、秦古镇双河村、竹坪乡宽坪村等村建成了一批以农村能源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示范村。
  通过示范村的建设,争取到了县领导对农村能源事业的关注,并把农村“三改一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06年初,县政府出台了“农户自愿申请,政府主体建设,部门监管服务,市场机制运作,资金捆绑使用,实行先建后补”的沼气建设思路。典型示范、样板带动,推动了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共有16个乡镇82个村5020户开展了“三改一建”配套建设,其中3608户配套完成并验收合格。至此,全县沼气池累计达到1万户,年产沼气400万立方米,高效有机肥20万吨,拉动牲猪饲养3万余头,年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通过修建沼气池,农民用上了清洁、高效的沼气能源,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村落环境得到改善。2006年出席全国扶贫主任现场观摩会的各位领导对我县的“三改一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6年我县被市政府评为“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县”。
  抓创新,引进推广旋流布料沼气新池型
  2004年,杨青亲自带队组织技术骨干从西北农大引进了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这一新技术。在试验中,他把这一技术中不适合本地需要的部分(如底层出料)去掉,把原老池型中合理、有效部分(如中层出料)通过嫁接、改造,试验出了中层出料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2005年,通过在中西部部分乡(镇)示范,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2006年作为我县主推池型和国债项目池型进行推广。目前,新池型已通过省有关部门的鉴定,该技术创新属国内领先,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目前正在申报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
  目前,全县在17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沼气技术推广站,初步形成了“县有服务站,乡(镇)有推广站,村有技能工,户有操作员”的沼气服务网络,为全县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年来,杨青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先后获得省、市、县科技进步奖多项,今年“五一”又获得“全市劳动模范”称号。(苗东升)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