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动态
"哀乐"作者罗浪逝世 徐沛东:他是新中国军乐鼻祖
发布时间: 2015-07-15 11:12 来源: 编辑:李永芳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中国日常用的喜庆乐曲有很多,但是约定俗成的《哀乐》只有一首。昨日消息,曾经创作了这首陪伴无数中国人最后历程乐曲的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消息称罗浪因病救治无效,于2015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罗浪原名罗南传,福建德化人,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也是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罗先生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罗先生影响最广的作品是1945年创作的《哀乐》。上至国家级葬礼,下至国内众多殡仪馆至今一直在使用《哀乐》为葬礼配乐。
  《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是在1949年9月30日下午,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其时的天安门前尚为一片芜杂的小松林,当毛泽东主席为纪念碑基石落下第一锨黄土时,由四十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奏出《哀乐》深沉凝重的第一个音符。《哀乐》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昨天,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表示,罗浪是军乐团第一任团长,自己是第八任团长,因此与罗浪非常熟悉。罗浪是新中国军乐的奠基人,在军乐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罗浪是开国大典国歌的指挥,于海在2009年大阅兵的军乐团排练时,邀请罗浪去现场指导。罗浪亲自指挥了年轻的乐手们演奏了一遍国歌,演奏完毕,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北京晨报记者还拨通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电话,他告诉记者,自己实在太年轻了,与罗浪先生没有太多的交集,但对他从年轻时代就充满了崇敬。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非常活跃,是新中国军乐的开山鼻祖。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指挥过上海交响乐团,在交响乐方面,与李德伦齐名,所以他也是与李德伦、吕骥等泰斗级音乐家一起成为中国音协颁发的第一批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