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心红
说实话,我不得不佩服决策者的高明,也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智慧,他们凭着一道钢坝,就将上游发电尾水从千福上庸城外滩拦腰截断,使竹山城南出现一湖好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最好去处。
这些年来,小城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我却常常忘了她别的容颜,包括直耸云天的高楼、四通八达的路网,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但唯独城南那湖好水,却如一枚无形的烙印,烙进了我的记忆,再也无法抹去。
清晨,当东方的黎明刚刚放出一丝亮光,湖面上的晨雾还没来得及褪尽,而这里热闹非凡的一天就开始了。缓缓走过湖畔,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湖边那两行排列整齐、随风摇曳的垂柳,早起的鸟儿已经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嬉戏觅食。湖边还有很多晨练的人,既有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又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更有天真可爱的小朋友。那一个个健身广场上,单杠双杠还有跷跷板,无一闲着,有的在蹬腿拉臂,有的在深蹲吐纳,有的在耍刀弄剑......。倘若你漫步于圣心桥头,从高处看,这湖水绿得透亮,就像一块无暇绮丽的翡翠,墨绿欲滴,让人赏心悦目;从近处看,这湖水清得透明,就像一块明如玻璃的镜子,将一切的精致都印染其中,蓝天、白云、绿树、红花、亭榭、楼阁,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正午时光,轻柔的风儿把一湖好水撩起一层层很不规则的波纹,在金色阳光的辉映下,整个湖面就像盛满了闪闪发亮的碎银,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有钓友垂钓,有泳者戏水,有鸭鹭觅食,偶尔还能见到那些长嘴的鸟儿,像蜻蜓点水一样,嘴里叼起一条小鱼,箭一般飞向天空,在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湖水便被晚霞染得彤红。置身湖边,身披万道霞光,这时候火红的太阳慢慢落山,半空中出现了奇形怪状的彩霞,有的像风火轮,有的像彩绸,有的像山影树木,有的像海市唇楼,好一派阿娜多姿、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每当夜幕降临,湖面上便流光溢彩,华丽灿烂。彩虹般的堵河一桥二桥三桥,还有圣心桥,横卧湖面,美不胜收。城在景中,景在画中,如梦如幻,成了市民不可缺少的夜生活场所。尤其在湖边那几个休闲广场上,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在跳广场舞、交谊舞,有的在打扑克、打太极拳,还有的借着扑朔迷离的灯光,拿出看家的手艺,在烹制堵河烤鱼、柳林炕洋芋、马氏羊肉串等地方特色小吃,一群群市民和游人兴高采烈,他们在湖边尽情地逛啊玩啊吃啊,夜深了都还不愿离去。
这一湖好水,无疑是小城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也曾经辉煌繁华过,那时候,不仅有渡口、有码头,而且还是供大部分市民取水的地方。只不过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使这段流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居民们怨声载道。但经过历届县委、政府接力棒似的开发建设,现在已经成了小城最热闹、最璀璨的地方。凡来这里游玩过的人,无不感到是一种精神洗礼和美的享受。
于是我想,当代人物质生活已经丰富起来,还缺什么?我们缺的绝不是商品,而是真情。那么真情的归宿又在何处?在钢筋混泥土的挤压下,在物流、信息流的包裹下,在浮华世界各种欲望的扭曲下,在为生存而奔波、为人生而打拼的匆匆步履下,许多人都迷失了自我。而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都在寻找梦中的桃花源,或童话世界里的茵梦湖。但在我看来,如果你对那些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景区产生重复审美疲劳时,你不妨也来感悟一下竹山城南的这一湖好水,包你能自由徜徉,让心灵得到安宁,给梦想插上翅膀。
朋友,你愿意随我一道去体验一下吗?(今日竹山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