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教育实践活动思考④:常“洗澡” 多治病
发布时间: 2014-03-07 10:22 来源: 编辑:操儒舜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评论员

  人的身体长久不打理、不检查,就会生污垢、生病变,只有经常洗澡、治病,才能保持机体的清洁和身体的健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认真真“洗洗澡”,仔仔细细“治治病”, 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逻辑必然,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环节。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面对中央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勇于清扫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以实际行动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实践活动答卷,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党性原则的考验。
  治治病,就是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区别情况、对症下药。通过多种方式组合施治,除已有之病,防未然之病,让党员作风更过硬,组织肌体更健康,就能更加有效地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掌握着很多公共资源。这是为百姓办事谋福利的工作之需和基本条件,同时也让领导干部经受种种“糖衣炮弹”的考验。如果宗旨意识不强,自律精神不足,防范措施不严,惩戒力度不大,自身的免疫力难免会下降,就抵御不住诱惑的侵蚀而在思想和行为上生出各种“病灶”。
  自我净化“洗洗澡”,要以解决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问题为目标。“四风”问题在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既是思想消极、行为跑偏的“病灶”,也是思想认识深处的“病因”,彼此互为表里。必须实行内外兼治,把“四风”行为及其背后的思想“灰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洗,才能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警钟长鸣治治病,首先要查清病灶,找准病因。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于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就是要从“四风”入手,给党员干部把把脉、查查体,根据存在问题的不同程度与性质,该教育提醒的敲敲警钟,该进行查处的绝不姑息,紧紧围绕不正之风的源头和突出问题,以专项治理的方式逐一解决,务求实效。
  历史已经证明:始终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并用好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望全县党员干部常“洗澡”,多“治病”,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能力和更务实的工作服务人民,让群众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受益,党的肌体就能始终强健,党的根基就能坚如磐石!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