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口电站建设是一项为全县人民及子孙后代谋利益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做好移民搬迁和服务潘口电站建设工作中,县教育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移民包保责任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师生员工,充分发挥教育系统自身优势,为潘口电站建设添砖加瓦,作出应有的贡献。<?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移民工作
一是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去年秋,教育局成立了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一把手任组长,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专职负责,抽调了四名对田家坝镇情、村情、民情都非常熟悉的干部和教师组建移民工作队。移民工作开展以来,局长李大智同志多次深入移民一线,了解移民进度,看望移民工作队员,并要求移民工作队要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受苦受累受委屈的思想准备,深入实际和移民群众真心相处、真诚交心,热情地帮助移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取得移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面完成移民搬迁目标任务。
二是统一对移民工作的政治认识。教育局逢会必讲移民搬迁和服务电站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局班子会,专题研究解决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局领导班子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要以事业为重、大局为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结合实际,真正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移民工作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二、强化措施,以创新的形式宣传移民政策
移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先移思想后移人。教育局以移民政策的宣传引导为抓手,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把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使移民群众接受政策、理解政策、支持移民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线长、面广、人多的资源优势。首先让全县6万名师生行动起来,教师做好移民亲友的劝说工作,学生上街入户主动担当义务宣讲员,做到人人讲移民政策、个个为移民出力,为全县大移民气候的形成奠定基础。今年暑期,田家坝镇近百名教师主动放弃了休假,组成一支特殊的移民工作队,带领学生投身到移民工作大潮中。
二是充分发挥教育系统教书育人的行业优势。县教育局组织编印了以宣传潘口电站建设和移民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并纳入地方教学课程,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争当移民政策的义务宣传员,以小手拉大手,有效地促进了移民安置工作。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以歌颂潘口电站建设为主题的“我参与、我支持、我奉献”系列文艺演出活动,通过歌舞、相声、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移民搬迁政策,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呼唤。目前,田家、潘口、深河等乡镇百余所学校组织文艺宣传队慰问演出,举行“服务潘口电站、展望美好未来”、“畅想新田家”等各类形式的演讲和书画展活动,累计参与师生近2万人,演出各类节目1200多个,受益群众达8万余人。
三是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阵地优势。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阵地,宣传移民政策,歌颂移民工作典型,做到电视里有形象、报纸上有文章、网络上有专评。截至7月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自身阵地优势,共办黑板报350期次、文字图片板展36期次、悬挂横幅70余条、刷写标语56条、印发简报32期、报送信息90余条,在竹山电视、《今日竹山》、竹山教育信息网上刊发系列报道6期,形成了大移民的正面舆论氛围。
三、增大投入,以一流的校园环境服务移民子弟
一是积极向外争取资金,弥补移民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经过教育局多方努力,一些企事业单位踊跃为我县捐资助教,其中广州军区为田家坝镇中心学校捐资100万元,武汉东和置业有限公司为文峰中心学校捐资20万元。
二是以潘口电站库区淹没学校迁建为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我县一批大中型学校建设项目已相继完工或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总投资1250.9万元的田家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复建项目一期工程的5栋建筑物主体及造型已全部完工,正进行内外装修,附属工程正在筹建之中;总投资235.8万元的文峰小学灾后重建项目有序推进,教学楼已经完工,学生宿舍楼已经动工;投资227.8万元的第三期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为全县17所农村初中建成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教育局启动了移民集中安置重点乡镇学校改扩建项目,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