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官有所畏 业才有所成
发布时间: 2013-08-2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官有所畏 业才有所成
□ 杜余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并强调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所以,我们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刻,心中必须保持一种警觉——官有所畏,业才有所成。 
  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曾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 
  古语说:“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有所“怕”、有所“畏”,才能洁身自好,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震刺史,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夜访,“怀金十斤”,声称“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无言以对,郝然退出。杨震不以暮夜无知者而放胆妄为,他“不畏人知畏已知”,严格的道德自律成就了他一生清廉的美名。 
  身为领导干部,所作所为,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形象,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时时怀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惧之心。 
  保持“有所畏”,就要时刻做到“四自”、坚持“四慎”。即自重要慎微,自省要慎思,自警要慎权,自励要慎行。自觉抵御金钱和美色的诱惑,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严于自律、坚守清廉、戒除侥幸。 
  清正廉洁靠的是自律,关键是要坚决把握好“第一次”这个关,即要慎初。古人云“守身如玉当慎初”。“初”就是第一次,刚刚开始的意思。万事皆有初,事实表明,不少人违法犯罪,无一不与当初不慎“第一次”有直接关系,一旦有第一次,接着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正如一“贪官”交代的那样:第一次有人送我100元钱,收下后心里很慌,过几天才平静下来。有一就有二、有三,后来我一次收上千万元,眼睛眨都不眨。可见,腐败分子是从“一”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就是关隘,就是“缺口”,如果不能很好地守住“初”字,就可能被“初恶”所误,导致终生悔叹。慎初要克服侥幸心里,认为“收一次,贪一次财”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下不为例”就是了。要知道,这“下不为例”的第一次,往往就是某些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所以,领导干部要很好地管住自已,而且要管牢,死守自己的第一道防线,否则,将有可能陷入犯罪的深渊,成为历史的罪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修其身”。修其身,自身才能正。自身正,才能保持清廉,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作者系县扶贫办副主任)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