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首届十大名医”网络评选面面观
踏遍青山
竹山县十大名医网络评选活动实在太火爆了!
这是我县卫生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设名医、名院、名科工程精神,营造医务人员争当名医、尊重名医的良好氛围,在全县开展的首届名医评选活动。2月16日,“竹山县十大名医”网络评选启动,麻家渡、宝丰、得胜、柳林等乡镇及县直各医院的张永乐、陈声慧、谭平、饶淑灵、倪成才等17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开始接受网友投票,竞逐“十大名医”。
一石激起千层浪。春节刚过,网友们似乎还沉浸在节日的慵懒中,论坛发帖每日不超过300帖。十大名医评选活动的启动犹如吹响了“集结号”,网友们纷纷上网,参与评论和投票。据统计,自2月16日至2月23日,共有3万多人次浏览“竹山县首届十大名医评选公众投票”的主题帖,1868 位注册用户参与投票,回复达260页2592条,创今日竹山网建站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单天回复也达到创纪录的1713帖,而此前论坛的最高纪录是623帖。今日竹山网在全市18家网站中稳居第一位。由于每个注册用户限投1次,最多可选择10位“十大名医”候选人,论坛注册用户几天内激增数百个。而且,围绕十大名医评选,还出现了十数个主题帖,大致可分为“赞扬帖”、“支持帖”、“投票帖”、“祝贺帖”、“忏悔帖”等类型。
本网此前也曾有过评选活动,但从未像“十大名医评选”如此火爆。个中原因何在?笔者试作分析。
首先是参与的广泛性,这是名医评选空前火爆的基础。医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与医生打过交道,每一个人都有对医生的印象。对好医生,人们是充满着感激之情的。从回帖看,不少网友就直接表达了对医生的感激之情。网友“XMY”回帖说:“王兴华医生就是一个让病人花小钱治大病的好医生,而且他处处为病人着想,相信他没错的。”
其次是医生的积极性。从回帖情况看,此次评选活动真正达到了医务人员“争当名医”的目的。能够评为“十大名医”,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哪个医生不愿意成为名医?况且这是竹山县卫生系统首届评选,无论在社会还是在业内都极具份量。争当名医是一种动力,因此拉票也无可厚非。笔者作为论坛管理员,还曾接到帮助投票的站内短信,想必其他网友也会接到此类短信。即使医生本人不好意思拉票,亲朋好友也会拔刀相助。从回帖上看,有些网友表现的比较含蓄。如“田家茶轩”的跟帖说:“保健院周绍龙医生的确不错,我双胞胎儿子因早产在保健院住院,出生时两个体重均不足3斤,两个孩子头几天反复出现全身青紫,呼吸困难,经过周绍龙医生和四楼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半个月后两个儿子均脱离危险,再次表示感谢。”有的比较直接,如网友“ffhhjj”跟帖呼吁广大网友:“多多支持乡下的名医吧!!!!”有的比较狂放,如“竹山二百五”拿出“二百五”的劲头,狂跟上百帖,直言:“我的兄弟周绍龙、王明敏最牛B!”还有的比较曲折,通过貌似公正的口吻,吸引网友的注意。如网友“密林小溪”跟帖说:“各位投票的网友请注意:如果你是有人拉你投的票,这个医生一定有问题,要么是技术差,要么医德不好,或是人品有问题,害怕自己没有实力进入名医队伍,才采用拉票这等下三流手段想混入名医队伍。如果你为这种人投票,你可能是在助桀为虐,因为你让庸医变名医,会误导病人,后患无穷!”笔者以为,无论是何种方式,争当名医的出发点没有错。如果拉票也能拉来第一,我倒以为这位医生很有人缘,其技术也差不到哪儿去。很简单,如果这位医生真是个“著名”的庸医,怎么能拉到那么多的票?
再次是网友的积极性。不否认有医务人员的“拉动”作用,但更多网友是自发参与到评选中来,来上传相关医生的照片、资料,来表扬敬佩的医生,来表达对好医生的感激,来讲述自己的经历,来斥责遇到过的庸医。因为社会需要好医生,老百姓需要好医生。很多网友对本次评选活动表示认可,也有些网友对评选活动进行了质疑,但都基于同样的目的:选出真正的名医,造福社会!网友“六月天”跟帖说:“这个活动开展的好,促进人才的发展。”网友“小小草ABC”跟帖说:“好的医生是竹山人民的财富。”网友们的意见,表达的是整个竹山人民的心愿,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好的医生,迫切需要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
正如短信评选、专家评选、领导评选等各类评选一样,网络评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网友对各位医生的情况不了解,网民的城乡分布有差异,连续注册重复投票等等,但这毕竟都是阳光操作,不是暗箱作业,这也是评选方式进步的一个表现。即使网络评选不是最终结果,它也为评选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竹山县十大名医评选活动的火爆,充分表明,社会需要了解医生,老百姓需要了解医生,希望有名医,甚至好的医疗单位。医疗单位也有义务大力培养名医、推介名医,让名医更好地造福于广大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