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者为孝
——重阳节里说孝道系列言论之四
我有一朋友,夫妻俩都在县城工作,两年前把在老家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接到小县城和自己住一起。可前几天,记者在他们老家采访,发现两老又回到了老家,不觉奇怪,问其原由,老人告诉我说,在县城里住不习惯,儿子和儿媳妇想让他们在城里享清福,可是每天都没事情干,也不串门,我们无聊的很呀,玩着玩着,老伴的高血压还犯了,现在,我们两老种点菜,摆弄几棵果树,身体比在县城里好多了。
无独有偶,有一母亲,丈夫去世的早,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都拉扯大了,成家也立了业,如今老了,想找一老伴安度晚年,可儿女们认为老人老了,物质生活十分丰富了,不应该再谈情说爱,于是百般阻止。
人到老年之后,总是本能地固守自己的生活圈子,排斥新环境,老人自己动手,活动活动筋骨,饭吃得香,觉睡得着,老人们几十年辛辛苦苦如一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物钟,不愿意打破规律,去从事一种新环境、新生活。享清福不一定都是孝。人老了,都很孤独寂寞,对于单身的老人找个老伴来安度晚年,排遣孤独的生活,对老人来说也许比丰富的物质生活更有利于身心健康。老人一样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让老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心理从事一些力所能及或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难道不也是孝道?古人都说过,“顺者为孝”。作为晚辈真正要孝敬老人,何不能顺从的就多顺从点。
「孝」字是会意字,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培养好下一代;作子女的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在现在生活中,孝道一样体现在对父母要多顺从点,多听听老人的意见,让老人少点不顺心的事情,多一点快乐。
顺即为孝,当然也是相对的,毕竟老人老了,生活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也就不同,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所以老人的一些行为和作法不一定都对,有时候甚至是错误,尤其是当老人的意见和看法是错误的时候,作为晚辈的一定对老人讲明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去伤害老人。而一些老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能顺从的孩子要尽量顺从,满足老人合理的要求和愿望,也是孩子对老人孝道的体现。(包大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