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我县扶贫帮建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在扶贫帮建的过程中,全县上下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有人算过帐,20多年用于扶贫的资金足可以建设一座小城镇。但截止目前全县仍然有许多村和许多村民没能脱贫,究其原因并非是兵不利、将不善、资金不足,也不是自然条件恶劣、群众愚昧懒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群众缺乏建设热情和脱贫致富的信心。所以我们当前帮扶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激发群众热情。
激发群众热情,首先要求我们的帮扶单位和扶贫队员要弄清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要确定群众本身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要真正深入到贫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困难,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多与群众沟通,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早日脱贫致富的热情的信心。克服那种“走马观花”只见见村干部,吃顿饭就走人的做法。
其次是要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那种守旧、懒惰、等、靠、要和满足现状等小农经济思想,要多组织他们参观、学习,可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谈心会、典型引路、开展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等多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建设热情,通过这些形式,让他们找到不足,看到希望,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
再就是要真心诚意为贫困群众寻找致富项目,项目要结合实际,符合民意,千万不要主观臆断,不要为出成绩最后不成功而伤农,确定项目后从资金和技术上加以扶持,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要让群众自己动手,掌握科技知识,力求短时间增收,增强他们致富信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农民有了脱贫致富的建设热情和信心,从内因上发挥根本作用,消灭贫困将指日可待,新农村建设就可加快步伐,我们的扶贫工作也就达到了目的。·ÿÿ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