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破解竹山高物价
发布时间: 2008-12-2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人们普通认为,竹山的经济生活中存在“两高一低”,即高物价、高消费、低收入。特别是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物价暴涨的影响,竹山的物价急剧上涨,人们把“竹山的物价为什么比邻县、甚至比十堰市区还高”的话题,摆在了物价人的面前。我作为物价工作者,带着这一话题,到邻近县市作了一些调研,试就对“高物价”作一些破解,仅供读者参考。
  一、竹山物价态势与邻县之比较
  从人们议论的中心看,竹山的高物价高在房价、高在副食品价(主要指菜价)、高在水价。笔者就这三方面价格同邻县作以比较。
  1、房价。以最好地段框架结构为例,竹山的商品房价格从2002年开始出现了四级跳,2002年金山外商进入竹山房地产开发第一次使竹山房价由过去的650元/m2涨到850元/m2,涨幅为30.8%,2005年千福广场开工使房价涨到1180元/m2,涨幅为38.8%,2007年小高层全框架的世纪广场又将房产价格拉到了1600/m2,涨幅为35.6%,2008年千福广场的最高房价为1680元/m2,世纪广场最高房价为1800元/m2。地处边远位置砖混结构房产价格也有大幅度上涨,由2002年以前的500元/m2上涨到2008年的900元/m2,涨幅为80%。纵观城区房价多集中在1100—1300元/m2,比2002年以前600元/m2左右房价高出了一倍。
  竹溪县的房价前期比较平稳,近期也有较大幅度上涨。2002年只有450元/m2左右,2006年平均在600-700元/m2,框架结构最高的在800元/m2左右。2007年6月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框架结构最高到1400元/m2,最低的(指边远地段砖混结构)也达800元/m2。
  房县的房价近年也上涨较快。2002年左右最高房价为750元/m2,最低的才480元/m2,2006年以后也出现了大的上涨,2008年最高房价也突破了1500元/m2,最低的也在850元/m2左右。
  十堰城区房价最高的4000余元/m2,最低的1500元/m2左右,因特殊的地域位置,我县不可与之比较。同竹溪、房县两个邻县比较来看,我县房价确实较高。从2002年(全国房价普遍上涨前)来看,我县最好地段框架结构房价850元/m2,高于竹溪250元/m2,高于房县100元/m2,边远地段砖混结构房价500元/m2,高于竹溪50元/m2,高于房县20元/m2。从2008年10月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县仍然高于邻县,以最好地段框架结构房价为例,我县1680元/m2,高于竹溪280元/m2,高于房县180元/m2。以边远地段砖混结构房价为例,我县900元/m2高于竹溪100元/m2,高于房县50元/m2。当然,我县还有喊价1800元/m2以上,与竹溪、房县喊价1600元/m2的一样,只属个别情况,有的是商业炒作。
  2、副食品价格。从人们议论的焦点看,主要是集中在鲜菜价格、肉食品价格和水果价格。下面选取几个主要品种与竹溪、房县、十堰城区作以比较:(单位:市斤•元)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品种

20082月市场

平均价格

20086月市场

平均价格

200810月市场

平均价格

200710月市场

平均价格

 

竹山

竹溪

房县

十堰

竹山

竹溪

房县

十堰

竹山

竹溪

房县

十堰

竹山

竹溪

房县

十堰

统装肉

13

10

13

13

12

11

12

11

11

10

10

11

8

9

10

11

  

18

18

16

16

17

16

15

14

16

16

13

15

10

10

13

14

精瘦肉

20

20

18

16

19

18

17

14

17

18

14

15

15

18

15

14

散装菜油

6.5

6.5

6

6.2

6.3

6.5

7.5

6.4

4.5

6

5

5.2

5.5

6

5

4.7

散装豆油

6.5

6.5

6.2

6.3

6

6.5

6.5

6.3

4.5

6

4

5.2

5

5.5

5.2

4.8

外进土鸡

7.5

7

7

 

7

7

7

6.5

7.5

7

7

6.5

6

6

7

 

 

3.8

4

3.5

3.7

3.7

3.8

3.5

3.6

4.4

4.1

4.2

4

4.2

3.8

3.8

3.5

  

6

7

5.5

5.5

7

6

7

6.9

7

7

6

6.3

5.5

5

6

4.5

大白菜

1.1

1

0.5

0.8

1

0.8

0.7

0.6

1

0.9

0.8

0.8

0.6

0.6

0.5

0.8

   

1

0.8

0.5

0.8

0.5

0.7

0.5

0.6

0.6

1

0.5

0.6

0.5

0.6

0.4

0.6

   

3

2.5

1.5

4

3.5

 

 

2.8

2

1.8

1.9

1.9

1.6

1.3

2

1.3

  

3.5

4

2.4

4

0.6

0.8

0.4

0.7

2

2

1.8

1.2

1.7

2

1.5

1.2

西红柿

2.9

3

2

3

1.7

1.5

0.7

1.1

1.6

2

1.6

1.2

1.8

2.3

2.2

2

  

1.2

1

0.8

1.1

0.9

 

0.8

1.1

0.9

0.9

1

1

0.7

0.9

0.6

1

  

3.8

4

2.3

4.5

1.5

1.3

0.7

1

1.3

1.2

1

1.1

2

2.5

2

1.5

  

2

2

1.5

3.5

4.5

2.5

3

3

2.5

2

1.8

2.2

2.5

2

1.5

2


 

 

 

 

 

 

 

 

 

 

 

 

  从上表显示数据看,我县以蔬菜为代表性的副食品价格总体上与相邻县市基本接近,特别是与竹溪县基本持平。部分品种价格高于邻县,尤其是高于房县、高于市区,也有一部分品种价格低于邻县。价格高的品种主要是:猪肉、鱼、大白菜、莲藕、西红柿、苹果,价格低的品种主要是萝卜、土豆。价格高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外进类,价格低的品种主要集中自产类。
  3、水价。这里指的是城镇自来水供水价格,这一价格还属于政府定价。就竹山来看,2002年以来作了两次调整,2003年4月通过召开听证会,生活用水由原来的0.95元/吨调整为1.25元/吨,2005年6月又通过召开听证会从1.25元/吨调整到1.55元/吨,每吨上涨了0.30元,涨幅为24%。竹溪县居民生活用水价格2004年7月以前是0.9元/吨,2004年7月以后调整为1.35元/吨。房县、十堰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都是1.3元/吨。现行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我县高于竹溪县0.20元/吨,高于房县和十堰市区0.25元/吨。
  通过调查与比较,总的来看,竹山县的商品房价格、副食品价格、自来水价格确实高于邻县,高于十堰市区。其中房价高于竹溪13%,高于房县10%;肉食品价格高于竹溪7.8%,高于房县13.6%,高于十堰市区10.8%;蔬菜价格与竹溪持平,高于房县4.3%,高于十堰市5.2%;水果价格高于竹溪25%,高于房县38.8%,高于十堰市区14.6%;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高于竹溪14.8%,高于房县和市区19.2%。
  二、竹山物价高于邻县市的原因分析
  竹山县物价高于邻县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大环境影响,如运费上涨,人工工资上涨,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外,还有自身因素。概括起来有四大因素,即地域环境因素,市场供求因素,消费理念因素,政策引导因素。
  1、地域环境因素。
  (1)对房价的影响。竹山县城是依山傍水式山城,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北高南低,沟壑较错,面积狭小。老城区仅3.2平方公里,经近几年向外拓展,将莲花、南门规划在内才5点多平方公里,城区可建房面积有限。这样为竹山县的房地产开发带来三大难处:一是获得建房土地难,地价高,最高地价78万元/亩,最低地价30万元/亩,平均都在50万元/亩以上,仅地价一项就增加商品房成本350元/m2左右;二是多在山岩边、沟壑旁建房,开挖屋基工程量大,比在平地建房增加成本150元/m2左右;三是多在老城区拆旧建新,拆迁补偿费用高,直接增加了建房成本。而竹溪县、房县县城面积大,地势平坦,可以降低建房成本。竹溪县城8平方公里,可开发空间比竹山大60%,房地产开发获取地价最高36万元/亩,最低18万元/亩;房县城15平方公里,可开发空间比竹山大200%,房地产开发获取地价最高35万元/亩,最低13万元/亩。仅此一项比竹山建房成本降低150-200元/m2。且屋基开挖成本比竹山低得多。
  (2)对菜价的影响。竹山县地处大巴山腹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进货渠道、运输距离与竹房两县均有不同。竹山县大多从十堰、襄樊进货,水果从陕西安康进货,还有的直接从竹溪进货,而竹溪县是从陕西安康进货,房县是从十堰、襄樊进货。竹山进货里程到最近的十堰是157公里,比竹溪县到陕西安康108公里远49公里,比房县到十堰105公里远52公里,每吨增加运费达到35元左右,就直接增加蔬菜成本。
  (3)对水价的影响。竹山县城虽在堵河边,但城高水低,县自来水公司制水加压输送,是三级提水,扬程135米,即需要用电将堵河的水抽到135米的高处,才能形成栋栋高楼都可用水的效果。这样每一吨水用电0.9度,每吨水用电成本0.55元/吨。而竹溪县、十堰市区是引水,即从高水位向低城区引流,几乎不需用电成本,竹溪县只需用电成本0.15元/吨,房县虽然也是加压输送,但其扬程只有30米,用电成本只需0.2元/吨。
  2、市场供求因素。(1)对蔬菜价格的影响。俗话说:“萝卜俏了不洗泥”。从调查的情况看,竹山的蔬菜市场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在春节前后,六、七月间。透过供求矛盾这一表象,可以窥视其深层的矛盾是蔬菜产业发展不够,自供不足,调节能力低下。因地理环境限制和城镇化建设影响,竹山的蔬菜地面积严重不足。全县现有专业菜地2000亩,仅占蔬菜播种面积的1.3%。而全县消费商品蔬菜的人口13.5万人(城关地区6.5万人,乡镇集镇人口加上乡镇在校住读学生7万人),人均占专业菜地面积只有9.9m2,比正常生活需求人均33.3m2相差23.4m2,相差70%,全县相差近5000亩。而温室大棚设施等面积只有200亩,只占专业菜地面积的10%,城镇人口人均占有不足1m2,仅占正常生活要求15m2的6.7%,若人平达到15m2,全县还需求3000亩,与现有的200亩相比还相差2800亩。同时,还因为蔬菜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健全,加工转化滞后,蔬菜商品率低等影响,使竹山县蔬菜市场供求失衡,导致“自供不足,外进补充;进口数量大,市场价格高”。全县全年消费蔬菜总量近5900万公斤,其中自产自食3400万公斤,购买商品蔬菜2500万公斤,在高品蔬菜数量中,地产商品菜1185万公斤,从外地调入商品菜1300万公斤,外调量占商品蔬菜消费量的52%。也就是说,我县市场上52%的蔬菜是从外地进口的,春节前后,全县消费的80%蔬菜要依赖于外地供应。而竹溪房县两县的蔬菜面积都大于我县,蔬菜的自供率都达60%,高于我县12个百分点。我县的商品菜中的部分成本都被“车轮子”吃了。据一菜商反映,一般从十堰调菜到竹山,每斤菜直接增加运费0.06-0.10元不等。
  (2)对房产价格的影响。我县商品房市场供求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是县城面积狭小,可建商品房面积有限。二是规模化开发商品房起步较晚。2002年以前,我县只有一建、二建两个公司及几家个体小老板来从事商品房开发,商品房供应十分紧张。2002年以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几个较大企业,才形成了象千福广场、世纪广场、阳光景苑、西关大市场这样大的楼盘。虽然对供求矛盾予以了缓解,但求大于供的矛盾依据存在。加之,城镇化建设吸引农民进城居住数量逐年增多,潘口电站建设部分移民向县城转移,增加了商品房需求量。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年开发的商品,空置率只占20%左右,有的楼盘还没盖起就销售一空,而竹溪、房县空置率都在50%以上。
  (3)对水价的影响。竹山因规模工业用水较少,导致用水比例远不及竹溪、房县合理。竹山县生活用水占88%,工业及行政事业用水占3%,其他用水9%,而竹溪分别是60%、30%和10%,房县分别是84%、10%和6%。这样大户头用水较小,使供水商品率低,也增加了制水成本。从宝丰自来水公司来看,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年生产水量36万吨,而因宝丰街地下水充足,自抽水多,居民及工业用水量小,使企业每年回收水量不到28万吨,年亏损20余万元。
  3、消费理念因素。竹山是上庸古国的中心(据考上庸古国都城就在竹山县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民俗习惯养成了竹山人“爱好”、“好客”的习惯,素有“前门进客,后门借米”的待客之道。随着改革开放、人员流动的增多,竹山人又将超前消费新理念吸收进来。这样,竹山就有“吃菜不能光,喝酒要高档,穿衣要名牌,居住要洋房”新消费观念,纵然收入不高,哪怕举债也要提前消费。从客观发展来说,这未尚不是一件好事:可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无虑助推了物价的上涨。
  在调查中,商贩反映:同一种蔬菜越新鲜、漂亮、价格越贵,越好卖,反之,哪怕再便宜也不好卖,洗净捆绑整齐的菜好卖,反之不好卖,这一潜意识也助推了蔬菜的高价格。另外,随着农民打工族收入增多,自种蔬菜减少,农民反向从城内购买蔬菜越来越多,特别是到春节前后,农民大量购买反季节蔬菜,也助长了蔬菜价格上涨。
  从对房市销售和购买新房人群结构的调查情况看,处于黄金地段的高价位商品房的购买者大多是房屋更新族,这一族都是嫌原来的房子或者旧了、或者地段不好、或者面积小了、或者不是框架结构防震不好,所以卖了旧的,又买最好的房子,纵然价格高也在所不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以旧换新在400户以上。所以越是地段好价格高的千福广场、世纪广场、西关大市场等楼盘,好卖、空置率低,象二郎庙等地地段,价格低的楼盘反而空置率较高。所以竹山人独特的消费理念,助长了竹山的高物价。
  4、政策引导因素。这一因素主要是对商品房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从竹山房地产开发业形成规模以来,竹山的行政主管部门对竹山的房地产业就进行了规范、引导和管理,加大了税费收取力度,杜绝了违法经营行为,提升了商品房开发防震等级;加大了商品房开发土地使用管理,采取经济手段,杜绝了国有土地的流失。通过调查比较我县这一政策引导因素增加的商品房成本,远远高于竹溪。
  三、竹山高物价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一位经济学家指出,“物价合理的较快上涨一定会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物价上涨同经济增长成正比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必须现象”。近几年竹山县经济发展形势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2002年以来,随着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不仅使竹山县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竹山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从2002年开始,竹山就象一辆快速行进的火车,每年以10.1%的经济增长速度向前推进。
  2、消极影响。一是给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了生活上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菜价的上涨为市民每人每月增加支出150元以上。由于房价的上涨为购房者增加购房预期2年以上。工薪族近年的工资增涨因素早被物价上涨因素冲消。特别是那些无固定收入者买不起住房,吃不起菜,只能在狭小的房中蜗居,只能买些剩菜次品菜,生活水平显著下降。二是给政府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带来了更大的财政压力。据统计,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城关居住人口在8000—10000人左右,如果要达到中准住房面积20m2标准,政府需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面积约15万m2以上,如果按近期房价上涨势头,政府将增加财政负担千万元以上。三是房价上涨给本来就不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竹山目前还没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的房地产市场,商品房价上涨带动租金上涨,租金上涨又迫使缺房户不得不挤进购房阵营,有限的一块蛋羔,都来争着吃,其结果是房价违背价值规律,走向怪圈,同时,在法律及监督机制还不完备的情况下也可能滋生腐败。
  四、抑制竹山高物价的对策与建议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草以茂而贱”。竹山的物价高的原因说到底还是物质不丰富,还是市场供应不足。要抑制高物价,一是要发展,发展才是更道理;二是要把好市场经济的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既让市场经济中那只无形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又要让宏观调控中政府的那只有形的“手”有效发挥作用。
  1、发展蔬菜生产,扩大自给能力,满足市场供应。根据县蔬菜产业“十一五”规划,力争在2010年左右在文峰、城关、潘口、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等主公路(省道)及预计襄天高速公路沿线,建成百里蔬菜长廊,总面积达到29万亩;开发以溢水为中心的专业菜地8000亩,使专业菜地达到1万亩,其中,新建日光温室300亩,总面积到500亩,新建拱架大棚4900亩,总面积达到5500亩,以官渡、溢水为中心,开发高山秋淡菜和低山春淡菜等管地特色生产面积19700亩,总面积达到2万亩,以溢水为中心,辐射宝丰麻家渡开发的莲藕为主水生菜8000亩,使水生蔬菜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擂鼓为中心辐射西区乡镇开发预留行套种蔬菜面积1万亩,使粮菜间套净面积达到5万亩,农民房前房屋自留菜地2万亩,普及脱毒土豆新品种2万亩,使总面积达到4万亩,利用退耕还林发展野生菜10万亩。使商品蔬菜总量达到5000万公斤以上,不仅确保自供,还可外销。
  2、扶持加工龙头,打造特色品牌。必须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创办蔬菜精加工企业。一是挖掘传统淹、泡、干菜生产工艺,创竹山特色菜品牌;二是开展蔬菜深加工,指导现有的两家加工企业抓好新技术引进和应用,不断增加品种,扩大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三是通过内联外引等方式,发展一批蔬菜精深加工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四是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基本方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开辟批发市场,完善营销网络。一是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在县城关、宝丰二个中心集镇建设集蔬菜展销、检查检疫、储存配送和信息发布中心为一体的蔬菜综合批发市场。二是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农民营销队伍建设,指导菜农在坚持自愿、优势互补、形成多式、有利于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前提下,设立蔬菜行业协会、蔬菜专业合作社等能与外地销售网络接轨的专业组织,把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体联络成千家万户的联合经营,让农民做产、加、销的主人,共同抵抗市场风险,发展订单蔬菜生产,让农民种得出,销得完。三是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厉打击行霸、菜霸、欺生排外、强买强卖、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4、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将城区向桥东、潘口拓展,扩大城市空间。
  5、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有计划地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6、进一步发挥土地、信贷、税收等杠杆作用,保证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土地优先供应,并辅以税收、信贷政策扶持。
  7、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督作用,加强土地、房产交易中的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抵制价格炒作等不法行为,加强宣传、引导市民正确消费和理性消费。
  8、建立价格调控基金体系,发挥价格基金在平抑物价中的重要作用。(作者系竹山县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