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 推进全县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甘期国
国家税务总局号召全国税务系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指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历程。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必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破除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按照“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以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执行税收政策、组织收入,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光荣使命,以好字优先、从严治队、以服务带动发展为导向,着力通过在税收发展、依法治税、人本建设等各方面的深入实践,推动竹山地税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为推进竹山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地税工作的科学、协调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求“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这对地税部门来说,给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也是指导税收工作的理论武器。科学发展,需要有效的物质支撑,而大力组织收入,则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和中心工作,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地税部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第一位,要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一工作中心,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依法治税为工作灵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坚持“一个确保,两个提高”的工作要求,实现“比重提高,位置前移,形象更新”的工作目标,坚持“服务地方经济”这一永恒的主题,将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税收收入观,注重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税收工作,不断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用科学发展谋划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挖掘潜力,用发展破解难题,有发展涵养税源,用发展引领地税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使地税收入的规模、增速、结构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切实增强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税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必须坚持依法治税的理念,促使地税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
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治税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税收法治意识,认真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从经济税源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税收工作,确保税收工作扎扎实实地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经济与税收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坚持依法治税,要不断规范税收执法。规范执法是依法治税的根本保证。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对执法内容、程序等都提出了更新更细的要求,是开展税收工作的重要依据。要认真贯彻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
坚持依法治税,还要形成良好的机制。不断加快征管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征管格局,合理设置和细化岗责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增强执法的透明度。通过征管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相互衔接,加强对税收执法全过程的监督,促进依法治税。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税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人是发展的发起者,没有人的发展就会丧失发展的源泉;人也是发展的落脚点,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就会失去光泽。地税工作也不例外,地税事业的发展依靠全体地税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齐心推进,同时地税事业发展成果也为全社会、全体纳税人所共享。
地税部门要切实尊重纳税人和地税干部职工的主体地位,从最广大纳税人和地税工作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在内部,增强干部职工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科学发展理念、具备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营造一个学有所用、任有所长、人尽其才的人文环境,把最广大的地税干部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地税事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每一个地税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一是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紧密结合地税部门实际,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二是深化效能建设。扎实推进效能建设向基层延伸,重点放在各科室、纳税窗口、执法一线。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政治理论、税收业务、信息技术以及财会、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实现税收事业与地税干部职工同步发展。和谐的地税内部环境是促进地税自身建设和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地税部门肩负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重任,其队伍素质高低,执法形象如何,上与保证国家财源大计息息相通,下与维护千万纳税户利益休戚相关。构建和谐的地税内部环境,就是通过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增强全体地税干部职工的依法治税和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税务部门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充满活力、和谐团结、勇于创新、勤政廉洁的地税队伍,进一步弘扬 “和谐发展,忠诚奉献,敢为人先,唯税清廉” 地税精神,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为税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二)在外部,要通过规范、公正、文明、透明的执法与优质的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争取广大纳税人对地税工作更深入的理解、更广泛的参与、更积极的支持和更严格的监督,实现纳税人和地税干部职工与地税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谐的征纳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税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和谐征纳关系的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在地方经济中的和谐地位,有利于促进税收在社会和谐中的保障力度。地税工作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遵循税收法治、税负公平、执法公正、诚信纳税、优质服务的原则,在实践中加以实现。处理好执法与服务关系,摆正征纳关系位置。一方面,积极为纳税人营造宽松和谐的征管环境。另一方面,积极为纳税人营造优质高效的办税环境,努力把尊重纳税人、保护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的服务理念贯穿到税收执法的全过程,将执法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并运用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加以规范,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搭建全方位的服务平台,营造优质的税收服务环境,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协调有序的外部环境,是构建和谐地税的保证。针对地税系统个别部门和少数税干中存在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引起不良社会反响,有损于地税部门执法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情况,竹山地税局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加大明查暗访力度,把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与纳税人反映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把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结合起来,把保护国家税源与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在建设一个协调有序的外部服务环境上下大力气,通过不断规范税收执法环境和优化税收服务环境,从根本上促进执法形象和执法环境的好转。
今后,竹山县地税局继续在坚持依法治税、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抓好税收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地税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把税收服务民生的崇高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作者系县地税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