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事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如何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是我们每个人事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事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执政能力。
效率,是能力的体现,是学习的结晶。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政策法规、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等各方面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执行力。二是履职尽责,认真规划工作目标,振奋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在不断探索和思考中激发创新力,提升办事效率。加强学习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如果不注重学习,不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当今,我们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改革、岗位设置等等方面,都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如果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开拓创新精神,不紧跟时代步伐,不讲求效率,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有建树的人事干部呢?没有效率意识,就不会有群众观和基层观,就不会想群众所求,急群众所需。
效率,是内在的素质,是外在的形象。当高效率成为一个部门、一个人的整体形象时,才会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局面,才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当重任。要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开解决问题的会,讲有实际内容的话,切实减少应酬性的活动。与效率对应的是“拖拉”。一个“拖”字直接反映了对工作的懈怠。如果在“拖”的背后,还存在想从“拖”中显示“权”的思想,那就更可怕了。在事业单位招聘、专业职称评审等敏感问题和热点工作中,容不得半点暗箱操作,容不得一丝一毫徇私舞弊。人事部门讲了多年打造阳光人事,而效率就是公平公开公正的最深层次的反射。作风是在解决问题中转变的,境界是在解决问题中升华的,威信是在解决问题中提高的。如果今天不讲求效率,明天就将被效率抛弃,被时代抛弃。(帅传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