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大局,科学制定服务潘口电站移民用地管理办法,使移民安置用地有章可循。
为使接纳移民安置的乡镇在用地具体操作中有章可循,国土局工作专班成立后,迅速组织耕保、规划、用地等股室,结合国土部门职能职责,在不违背土地管理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出台了全力支持服务潘口电站建设移民安置的《紧急通知》,并组成专班,深入到移民迁建乡镇搞好调查研究,细化实施方案,按属地管理国土所长全程负责的原则,将移民建房手续办理从受理、选址到办证实行一站式服务,贯彻落实免收一切费用(包括土地使用证工本费)的零收费政策及做好土地调划中人地矛盾排查、纠纷化解等问题落到实处,使移民用地规范有序。截止7月20日,全县4个乡镇首期移民运迁的800多户移民迁建中无一例因供地原因而影响移民建房进度的事情发生。
二、讲政治,以优质服务推动电站坝址建设用地和移民安置用地顺利实施。
作为电站坝址所在村的潘口河村,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全村总人口2564人,耕地总面积3381亩,人平耕地面积1.3亩,除440多亩水田外,近3000亩的旱地25度以上的坡度耕地达60%以上。电站建设中,主坝及导流洞、骨料厂、施工大桥、加油站、水厂及环形公路将征占本村数百亩耕地,加上村内安置84人,接纳外来移民2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地,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在征地中,我们工作组站在“潘口电站建设就是我县最大的政治”的高度,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严肃纪律,统一口径,做到“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不利移民的事不办”,与乡村干部一起耐心做通本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严格按潘口电站安置征地补偿标准,已征用土地1200亩,不但使电站建设前期项目有地得到了保障,也为移民安置用地奠定了基础,从而确保了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进度。
三、讲奉献,加班加点保进度,顺利完成移民安置村潘口河村的安置“包保”任务。
去年12月,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作为潘口电站坝址所在地的潘口河村,移民安置任务相当急迫,因为导流洞、骨料厂、加油站、施工大桥等众多辅助工程在该村开工建设迫在眉睫,加上安排在该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和5个移民安置点的“三通一平”建设正如火如荼。我局工作队进驻该村后,迅速就移民动迁在组织原则、人员分工、协调配合等方面与乡村干部搞好沟通。在工作头绪多、人手少、时间卡得紧的情况下,取消双休日,不过节假日,分头落实各项工作。一方面,对正在加紧施工的土地整理项目和5个移民安置点的“三通一平”建设,严格按照工作设计要求,采取每一道环节都实行脚跟脚地搞好质量监督,近1个月的时间内,工作队员来回奔走于各个工地,深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作业面,冒着严寒,搞好工程监理,有时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直到施工队收工为止。另一方面,为确保电站辅助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村内先期27户移民顺利搬走好为施工腾场,我们结合移民总体规划要求,成立了办公室,制定了工作制度,拟制了工作计划,建立了工作日志,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包做通思想工作,包签订运迁协议,包搞好过渡安置,包如期撤离清场,包协调好宅基地和生产用地到位,包移民如期住进新房”的“六包”责任。在具体操作中,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做到密切配合。运迁中,全面掌握每一户的基本情况,注重策略,采取相应对策,采取灵活的工作方法,耐心细致地做通每个人的工作,每一步骤都有情操作,为下一工作环节做好铺垫。
截止7月20日,村内前期移民安置的27户84人全部在黄家湾等5个移民安置点建成了楼房。其中17户得到分散安置,10户集中安置中,2户已搬进新楼房,另外8户住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室内装修正紧张进行,预计8月底以前可顺利搬进新房。
在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积极协商村组搞好外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用地调划,到目前为止,该村已为安置外来移民54户200人按0.8亩/人的生产用地标准调出土地为移民耕种,并在区位和交通条件都好的地带集中划定建房区。到目前,实际接受外来移民231人,已有18户61人已顺利搬进了新建住房,占总外迁人口的28%,另47户170人已妥善安置在本村过渡房里,占总外迁人口的72%。所有住房都在加紧建设中。
在建房工地、移民过渡安置区,甚至在群众劳作的田地里,处处可以看到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或时找准机会做通被征地农民的思想工作,或是搞好移民新房建设质量监督,或是想方设法帮移民筹齐建房资金。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加快工作进度,使每个移民能早日得到妥善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