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税费改革后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发布时间: 2007-12-2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贺中平 管聪

  农村税费改革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惠农、利农措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打破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吃皇粮”的历史,是党中央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直接体现。一直以来,农村干部都充当着收缴农业税的主力军。但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一免两补”政策的过程中,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应政策在给广大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给农村干部开展工作增加了难度,干群之间的利益链接开始松懈,农村干部对群众的约束力明显削弱,影响力下降。农村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等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产生了无为思想、畏难思想;出现了无事可做、无力可做的现象,影响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增强农村干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消除阻碍地方发展和干群关系的症结性矛盾,是摆在广大农村干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结合我在楼台乡锻炼工作的实践,谈三点个人体会。
  一、对于干部要在思想上实现三大转变
  1、转变农村干部的松散思想
  松散思想是农村干部的最大弊端,这也是长期以来影响农村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有其历史原因。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开导,通过严格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切实转变他们的松散思想。
  2、转变农村干部的畏难思想
  现在的农村干部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谈到新形势下农村工作,许多干部总是“难”字当头,感叹乡村经费缺口难解决,历史债务难化解,人地矛盾难处理,农民难组织,农村公益事业难开展。在调查中时常能听到“现在的农村工作没抓手、没法干”、“当基层干部没权了,没意思”、“过去当干部扬眉吐气,现在当干部忍气吞声”等消极言论,畏难情绪十分严重,迎难而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不高。我们要在思想上多开导,生活上多关心,行动上多鼓励,从根本上排除他们的畏难思想。
  3、转变农村干部的无为思想
  出现无为思想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自己职位低下或者无位,这种无位意识进而导致他们产生无为思想。我们要根据“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采取“定岗定责”的办法,设置一系列譬如“邻里纠纷协调岗、治安巡逻岗、乡村公路维护岗、生活困难帮扶岗……”等服务农村百姓的岗位。使他们有为有位,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无为思想。
  二、对于农村要在工作上突出三大重点
  1、抓好计划生育
  一是认真做好入户普查工作。把家底查清楚,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二是切实搞好三查四术工作。三是落实奖抚政策。四是加快服务站的建设。服务站既是计生服务建设的需要,又是服务群众的需要。五是严格领导责任、严格工作责任、严格岗位责任,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分别把口、各负其责。
  2、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工作是我们时刻不能放松的工作,这件工作必须纳入乡村两级,特别是各位负责人的重要议事日程,要装在心里,抓在手上。坚持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治安防控能力,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依法严厉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继续实施开展严打专项斗争,依法重点打击严重犯罪、聚众赌博、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着重保持对各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把握社会治安的主动权,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监控,严防“法轮功”、“矿野窄门”等其它的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的活动,继续加大集中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加强工作领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3、搞好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像我们楼台要坚持“兴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的总体思路,突出栽摇钱树、修水泥路、建沼气池、创和谐村4个重点。这4个事就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初级搞法,是我们贫困山区马上要解决的问题。①栽摇钱树。就是突出以绿色产业为主的产业建设 。一是管好老基地。二是建设新基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门别类,统筹兼顾。②修水泥路。一是必须做好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不能想修哪条路就修哪条路。二是必须严格程序。在申报上农户开会签字,村上提出申请,作出承诺,乡上审批申报,必须按程序搞。三是严格标准。路基必须改造到位,必须使用专业机械,路面必须要达到要求宽度和厚度。③建沼气池。精心组织,积极行动,保质保量,加快进度,确保分配任务的完成。④创和谐村。大力开展“双百双保”活动,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三、对于农民要在方法上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1、正确处理“给”与“取”的关系
  所谓“取”,就是按国家政策规定,按比例收取有关税费。当然,税改后我们的“取”现在变成了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拥护。所谓“给”,就是给农民以最大实惠。我们楼台乡在农村工作中,着眼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双增”目标,从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走“兴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之路,实施林业兴乡、林业惠农战略,致力优化农村利润分配机制,坚持把最大的实惠留给农民,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
  2、正确处理“治民”与“民治”的关系
  “治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行政命令指挥管理农民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适应新形势,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变“治民”为“民治”,通过“民治”凝聚“民心”,这是激发农民积极性的核心。积极推进“民治”进程,重要的是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农民的民主权利,最基本的实现形式就是村民自治。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重大事项均须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真正把决策权交给群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基层行政工作透明度,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只有这样,农民才会有投入和参与的热情,农村工作才会有活力。
  3、正确处理“减负”与“增收”的关系
  从本质开来,减轻农民负担与增加农民收入是辩证的统一。“减负”是手段,“增收”才是目的。近年来,我乡一直致力于农民减负增收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并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集中精力开展了项目强乡、项目增收活动。全乡现在已建成万亩冬枣基地、万亩木瓜基地、万亩金银花基地,基本形成了冬枣、木瓜、金银花、核桃、洋芋、畜禽养殖六大销售产出一体化产业链,呈现出乡有产业、村有特色、户有项目、人有事干、月有收入的大好局面,使我乡农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在2007年底达到了2153元,加速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