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推动生育文明建设 创新计生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 2007-07-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毛光伟 董瑞芝 余致阳


  什么是生育文明?怎样推行生育文明?生育文明与计划生育的内在联系系是什么?怎样实现生育文明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双赢”?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两个关系、三个重点,以四项措施来推动生育文明建设。
  生育文明就是人们在婚姻、恋爱、家庭、生育、节育等行为中按照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树立进步的婚育观念,采取科学的生育、节育、生殖保健方法,在体现国家意志、遵循特定的社会规范(包括道德的、法律的、行为的和伦理的)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进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新文化和新制度。生育文明涵盖人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法律和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影响到人们的主观思想与生存状态。
  不管计划生育如何发展,但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宗旨是不变的。而这一切的目的是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人均占有量,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同时,由于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群众增强了接受先进的生育文化的能力,除了关注个人及家庭的利益外,也逐步有了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形成系统的人均观念和和谐发展观念,对婚姻、恋爱、家庭及生育、节育有了新的认识,能够主动遵循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
  从服务主客体的角度分析,生育文明是适应社会心理发展要求的,人们从被动接受服务转变到主动要求服务,从心理上愿意接受生育文明的理念;从计生工作人员角度讲,他们的工作有了质的变化,不但是履行工作职责,更是从事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工作,他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有了提高,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从全社会来看,计划生育工作已经由单纯的政府行为变成了全社会的文明行为,能够引导人、鼓舞人倡导生育文明,践行生育文明。
  三个重点:
  一是要抓住综合改革这一重点,构建生育文明体系。“二十字”方针是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它从法律上、群众权益上、政策上、服务观念上、社会保障机制上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作了定义,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方向,是适应社会发展、顺应群众意愿的科学论断。
  “依法管理”是生育行为法制文明的体现,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意志,同时也是维护广大群众切身权益的根本途径;“村(居)民自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观,是提升群众社会地位、发挥其主人翁作用的有效形式;“优质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宗旨的体现,是人口计生工作和生育文明的根本内容;“政策推动”是国家为人口计生工作与生育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做出的努力,是国家意志与群众意愿的切合点;“综合改革”是人口计生工作按照生育文明的要求所做出的探索,是将生育文化引向生育文明的大胆实践,是构建生育文明体系的支柱。
  二是要抓住生育文明的主体——群众这一重点,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育文明建设。生育文明是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符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要求、规范的尺度,是人的主观世界不断改造的过程。为此,建设生育文明,应以群众为主体。广大计生工作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广大群众提高对生育文明的认识,树立“本位”意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生育文明建设,提高倡导生育文明和建设生育文明的积极性。计生部门和计生工作人员切不可统包统揽,在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搞单打一,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三是在生育文明建设中要抓好“以人为本”这一重点。生育文明代表着生育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人口计生工作的价值取向,而我国的生育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引导群众自觉树立新型婚育观念,倡导生育文明,提高生产、生活的文明程度,从而实现广大群众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这一点看,以人为本是建设生育文明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四项措施
  一、搭建党政重投入、部门抓落实、群众唱主角的生育文化建设平台
  各级党委、政府是生育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一方面要将生育文明建设纳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完善工作机制,制定生育文明标准;另一方面要深化“二十字”方针,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整合全社会资源,为生育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人口计生等相关部门是生育文明建设的推动者,是连接党政与群众的中间环节,其职能是落实上级制定的相关政策,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协调运用好人、财、物,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营造生育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群众是生育文明建设的主角,但由于广大群众在认知程度和文明程度上的不一致性,相关部门要出台综合措施,在引导的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促使广大群众遵守生育文明规范。
  二、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工作人员和群众对生育文明的认识
  一是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人口理论和生育文化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国策意识和个人文明程度,并争做表率,积极倡导生育文明;二是加强对工作人员特别是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宣传教育群众的能力,树立文明服务、文明执法的理念,争做新时期生育文明的带头人;三是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法,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和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文明规范,自觉践行生育文明新风。
  三、整合部门优势资源,发挥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优化生育文明建设环境
  一要继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在严格兑现法定奖励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出台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和群众发展致富的优惠政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少生”才能“快富”,少生才能过上幸福、文明的生活。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和生育文明建设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在上学、就业、就医、救助、宅基地划分和土地承包等方面落实出台各项政策,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养老有依靠,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自觉倡导生育文明。二要在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提高法律意识上下功夫。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与司法部门加强协作,发挥法律强制作用,依法行政,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逐步形成德法结合、综合治理、全面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和生育文明建设的新机制。三要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发展生育文化产业,带动生育文明向纵深发展。
  四、完善考核机制,正确引导计划生育和生育文明的发展方向
  实践证明,目前的考核机制还不完善,还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对生育文明建设这一全新内容,我们应实行“分线”考核的办法。一条线是:人口计生部门要将生育文明作为部门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不但要考核人口指标完成情况和常规性工作,同时要将生育文明纳入其中,并切实提高分值;另一条线是:党委、政府对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考核,各级党委、政府要成立“生育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经常性工作的督促和考核,作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为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提供依据;第三条线是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的考核,将生育文明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统筹起来综合考评。这样,全社会就形成了一套横向贯通、纵向联合的考核评估体系。(作者系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副局长、干部)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