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林 杨明章
上半年,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不动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业稳步发展,工业生产加快,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市场消费十分活跃,县域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017万元,可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636万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420万元,同比增长2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961万元,同比增长12.1%。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7.9、5.7个百分点。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51万元,同比增长9.9%;实现增加值16636万元,同比增长2.9%。夏收作物总体表现出夏粮夏油“双增”的特点。新农村建设帮扶物资、资金折款450多万元。完成通村水泥路166公里,硬化通村入院公路81公里;“三改一建”完成1113户,完成小型人饮安全工程43处,农房新建、整修2295户。建成新合作农村超市18个、农资放心店22个。
2、工业生产稳健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合理。完成现价工业产值91685万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增加值29722万元,同比增长2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5523万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增加值13435万元,同比增长22.5%。增加规模企业5家,达到42家,新增产值1003万元。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高新科技产业快速增长。
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20万元,增长13.8%。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01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4.4%。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和城乡私人投资分别增长63.6%、19.0%、54.6%,工业和交通建设投资分别下降了14.3%、9.6%,其中电力投资较同期下降了79.7%。
4、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物价涨幅较大,对外贸易呈下降趋势。城乡市场得到大力拓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带动市场消费十分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48万元,同比增长16.5%。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4.23个百分点。实现出口创汇110.2万美元,同比下降16.6%。
5、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存贷款大量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收入质量不断优化。全县财政总收入6576.3万元,同比增长18.7%。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5098万元,比年初净增16316万元;贷款余额56373万元,比年初净增5731万元。
6、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081元,比同期增长17.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06元,增长15.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8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6月底居民储蓄存款120711万元,比年初增加16325万元。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物价上涨过快,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脆弱,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增加。自然灾害、农资价格上涨、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疫病防治等因素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村留守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打工经济面临劳动力流动加快和就业时间的明显缩短等诸多新的问题。三是重点建设项目的强大支撑作用未能凸现。老项目完工后,新项目进度没有迅速跟上,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重点项目的支撑,而1-6月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54.4%。四是工业企业成本上涨,市场竞争难度加大。规模企业投入成本同比增长52.4%,企业利润下降1803万元;42个规模以上企业中有11个亏损。新投产的工业企业,适应市场较慢,企业难以按时发挥效益,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五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利因素。人民币大幅升值、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使我县外贸出口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县招商引资的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招商引资工作进展困难,引进大项目较少,到位资金缓慢。六是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亟待加强。“1.1”特大交通事故、7月3日告破的“6.26”新合作鑫城连锁超市金饰专柜盗窃案等,反映出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三、下半年经济工作建议
(一)农村经济。其一,抓好救灾、抗灾等阶段性工作。其二,继续加大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一要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要扶持优势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三要加快农村村庄整治,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抓好示范村建设的同时,逐步增点扩面,使全县更多的农民受益。其三,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和中介服务组织。要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条例》,解决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的有效对接问题。
(二)工业经济。其一,继续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倾力打造新的龙头企业,促使工业园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其二,要把节能环保清洁无污染的工业项目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一要继续搞好现有工业的技术革新;二要扶持节能环保的工业项目做大做强。
(三)投资方面。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依托水电、矿产、生物、旅游等特色资源,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创新招商方式,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看好、带动能力较强的项目落户竹山。二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遏制投资回落。设法摆脱宏观政策的不利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导向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控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为此,在投资项目管理上要密切关注产业政策,进一步挖掘符合国家南水北调政策、中部崛起战略的项目,储备一批前景广阔的好项目。
(四)创优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好务。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机制,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加大信用工程建设力度,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二要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抓好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安全事故损失额。(作者系县统计局局长、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