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新农村建设不能忽视农民精神生活的引导
发布时间: 2007-05-0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县教育局   贺进修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幢幢洋楼拔地起,条条道路(水泥路)通家门”的景观已经形成。村容整洁,道路通畅,生活宽裕的蓝图正在绘就。但是在日渐美好的新农村中,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聚在一起“搓麻将”、“诈金花”,而且老少参与,这情景与新农村新形象极不协调,这也与“乡风文明”的要求相悖的。“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抓农民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生活的引导,要让两方面协调发展,确保文明乡风的形成。
  一、抓好政策法规宣传,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人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也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别在建设初期要加强政策的宣传,要通过出台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标语口号,印制一批反映乡风文明方面的画册、宣传单发放到广大农户;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宣传文化长廊;利用好村级广播等宣传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对新农村中涌现出来的新亮点进行宣传,树立典型。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提高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农村宣讲团,制定计划巡回宣讲教育,让广大群众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从而远离不法行为,远离低级趣味。乡镇执法机关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黄、赌、毒等不法行为的滋生。
  二、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八荣八耻”教育。
     抓好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是乡风文明的基础,要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健全乡规民约 , 注意发挥各种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 运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 弘扬正气 , 鞭鞑丑恶 , 增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要弘扬文明诚信新风,倡导新时期创业精神,积极营造“勤劳俭朴、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讲究卫生、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的道德氛围和良好的村风民风,让真、善、美得到弘扬,假、恶、丑得到摒弃。
  三、抓好新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文化的活动。
    要加大政府投入 , 调整资源配置 ,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对农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篮球场、健身广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民活动有场所,娱乐有地方。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的入户率,扩大有线广播的覆盖率,充分发挥有线电视、广播在农村的宣传作用。在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组织农民群众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民歌、舞蹈等 比赛活动;建立彩船队、秧歌队、器乐表演队等几支常年活跃在民间的特色群众文艺队伍,坚持常年开展活动,让农民演给农民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率,以量取胜,打牌赌博的人自然会减少。
四、抓好精神文明载体建设,不断给农民输送精神食粮。
   要统筹县、乡有限的文化资源,创新精神文明载体,丰富活跃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建立镇、村两级文化活动宣传队,及时创作巡演一批反映农村建设和社会风尚的文艺作品,着力推进农村特色文艺团队、特色文化村、和特色文化家庭;二是组织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广泛进行文明常识和科学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不良行为习惯的严重危害,自觉革除陋习;三是组织县、乡相关部门长年开展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四进门”活动,真正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医、送政策、送理念,让农民在家中就能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四是组织开展“十星级农户”评选活动,通过评星评优、建立功德榜、道德评议、评选“和谐农家”和孝亲敬老模范等形式,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