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加强作风建设 构建和谐民政
发布时间: 2007-04-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王世国


  “作风定成败,作风系兴衰”。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窗口,民政干部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今年是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作风建设年”。我们民政部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个方面”良好作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严格管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努力提升民政系统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应有的贡献。
  一、要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民政为民的宗旨
  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其它作风问题的关键环节。要转变干部作风,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只有思想打牢了、素质提高了,干部作风才有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我们要把抓好干部的学习教育作为转变作风的治本之策。一是扎实开展民政为民宗旨教育。重点教育民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十二次民政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努力做一个心诚、心重的人,心诚就是诚心诚意为民服务,心重就是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二是着力强化干部现代民政理念。面对新形势,紧紧围绕“打造优势民政,发展现代民政,构建和谐民政”工作思路,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建设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使民政工作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有地位、在群众心目中有形象、在部门协调中有效益、在推进工作中有手段、在基层工作中有根基。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行风评议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演讲比赛、“满意在民政”大讨论、学习先进典型等活动,使现代民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民政干部亲民、为民、爱民意识,引导干部把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第一工作目标”,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工作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工作标准”。三是组织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暖万家心”活动,通过身体力行锤炼干部思想作风。每年组织干部进社区、进村组访贫问苦,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密切关注群众所想、所愿、所求、所难。在深入体察民情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了解关心群众疾苦中,体现奉献精神;在为民政对象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在为民利民中践行民政为民的服务宗旨
  民政干部面对的是社会最基层最困难最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基本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他们的利益诉求能否得到落实,他们的困难能否得到及时解决,直接取决于我们民政干部的工作作风。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民政干部作风正不正的一把标尺。群众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到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人就是民政干部。“去民之患,如去腹心之疾”,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我们要始终坚持“工作业绩在一线创造,干部作风在一线锤炼,单位形象在一线提升”,以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民政工作没有规律,工作非常辛苦,一旦发生灾害,即使是再恶劣的天气,即使是深更半夜,都必须迅速行动,及时处理。在灾害面前,我们民政干部要始终坚持战斗在抗灾救灾第一线,查看核实灾情,转移安置灾民,调拨救灾款物,安排困难灾民生活。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哪里灾民生活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足迹。 
  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民政工作,让更多群众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民政干部不仅要有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为民排忧解难的扎实工作作风,还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爱心去做好工作,要从群众的最盼望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入手,不断改进民政工作的薄弱环节,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认真调研民政工作,针对部分农村特困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存在的看病难、生活难、受教育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关救助、优惠等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困难群众的权益。 
  四、坚持勤俭办事、廉洁从政,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钱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办事、廉洁从政是为政为民基本准则。民政资金是解决民政对象吃穿住和治病的救命钱,任何领导、任何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乱开口子、乱批条子,要把手中的权力用于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上。一是大力倡导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良好风气。对民政干部提出“节约一百元钱,就可以救助一个贫困户”的要求,尽可能节约单位经费开支,确保不挤占、不挪用民政资金。二是制定民政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民政资金管理。对民政资金的使用严格实行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张榜公布、乡镇审核、民政部门审批和银行直发的程序,确保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杜绝挪用、截留民政资金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确保政府、社会和民政对象“三满意”。三是坚持实行城市低保、农村特困户等民政对象动态化管理和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每季度组织专班对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户进行入户调查,张榜公布补助标准,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救助资金用到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群众,努力维护城乡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作者系县民政局局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