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在深化认识中务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 2007-04-0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中共竹山县委书记   書記
  编者按:
  县委书记書記在全国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期间,撰写的《在深化认识中务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会文章,已被中组部选用。该文既有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深刻理解,又有如何结合实际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思考,对于提高全县干群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扎实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报现全文转发,广大干群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以共同更好地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
  遵照组织安排,去年底我有幸参加了第43期全国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期间,我带着在我县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工作实践中的实际思考和相关问题,通过紧张有序的系统学习与交流,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也亲身感悟到了上海等地通过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强化了开明开放意识和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深切体会到中央创办中国浦东等干部学院的用意以及中央对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县委书记、县长的期望与关怀,为我们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十天的学习培训,切实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认清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基本问题。通过系统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我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农民心情好、农业形势好、农村政策好的大好背景和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总体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中央适时科学果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绝非权宜之计。(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强、产业强,农民富、全国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视和务实科学决策。(2)这是新阶段中央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任务。(3)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农村落后面貌的长期任务和迫切需要。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尽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紧迫而又光荣艰巨的使命,必经抓住机遇,乘势而为。
  二、进一步弄清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任务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学习思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任务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1)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抓好新农村建设就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和谐社会的结点。(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五句话,二十字”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施“三个文明”扭在一起抓。(3)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通过富有成效地工作致力于“把基础打牢、把产业搞优、把农民搞富、把环境搞美、把班子配强、把民风搞纯”。
  同时进一步弄清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这就是:(1)必须坚持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培育新型产业,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创农村体制新优势。(3)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着力解决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又要打牢基础,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切实让农民长期得实惠又强素质,培育造就大批新型农民。(4)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5)必须坚持三大文明建设一起抓,不能象过去那样在农村工作上各自为政,单打一的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证农村和谐稳定。(6)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按中央的要求切实做到“五要五不”的要求,积极而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进一步明确了回去后怎样切实抓好竹山县新农村建设这一现实问题。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民发源地。资源大县,经济穷县,是我县当前最大的实际,尽快消除贫困,建设新农村,实现富民强县奔小康这一总体目标,是当前我们最大的政治。在贫困落后地区如何建设新农村,一年来我们按照六中全会精神,做了积极的工作实践,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坚定了我们建好具有竹山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结合这次学习思考,回去后我们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务实有效操作。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1)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在工作推进中重在实、重在新、重在干,从竹山县实际出发,要坚持用扶贫开发成效,打牢新农村建设基础,用新农村建设成果,巩固提升扶贫开发工作。做好长期作战、打持久战的准备。及时总结经验典型,用身边典型的示范引导,增强工作信心和决心。(2)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强规划指导。继续坚持“走一主两翼之路(即以绿色小康为主体目标,以实施扶贫、信用、生态、文化、平安、健康六大工程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两翼),建和谐文明新村”的总体思路,按照整村推进,工作到户,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安排,强化规划指导,以村为单位,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建设,五年完善”的步骤要求,争取用5年时间把全县一半以上的村(120个左右)初步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发展、居住条件改善、人际关系和谐、群众生活安康”的“和谐文明新村”。(3)进一步突出重点抓落实。结合竹山县实际,在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建设这一难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这一亮点,村庄整治这一工作切入点和培育新农民实现小康目标这个着力点,选择“兴、建、创”为实际工作突破口来抓,即:“兴”,就是兴致富产业,找致富项目,千方百计富民。“建”,就是以实施“六大工程”为载体,联村到组入院道路硬化通达工程,以“三改一建”(改厨、改厕、改栏、建沼气池)、“一清一化”(清除垃圾和杂物、绿化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家园建设与村庄整建,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创”,就是创建为民干事的好班子,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和“和谐文明新村”,促进农村文明新风的不断形成和协调发展。(4)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我们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把乡镇党委、政府政权管理,村支两委自治管理,村民理事会民间管理,“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自我约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管理上台阶。同时要创新投入机制,将各项涉农政策、项目、资金进行必要整合,在全面落实普惠涉农政策的前提下,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政策到户,阳光操作等办法,通过工作实践,努力建立起“财政重点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拿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新农村建设筹资机制,解决无钱办事问题。(5)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继续实行“领导谋划在县、工作落实在乡镇、具体操作在村组农户”的工作体制和“政府主导、部门主扶、农民主体、干部主动”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每年每一个村“有一名县级领子联系、有1-2个部门帮扶、有一个党政干部常驻、有一个符合实情的科学规划、有一套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的五个一责任制,以县农办为依托抽调专人组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的工作策划、政策整合、目标考核、检查兑现,以此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新竹山。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