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倾力项目建设 筑牢跨越平台
发布时间: 2007-03-3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推动竹山经济实现新飞跃的思考
刘宇飞 刘勇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对于老、山、边、穷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的竹山来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它是贫困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总体战略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强县战略,牢牢把握第一要务,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广借外力,启动内力,凝聚合力抓项目,实现了竹山项目建设史上的新突破。尤其是去年以来,全县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44个,其中已竣工投产7个,完成投资5.5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膨胀了骨干企业群体,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一、项目投资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1、拉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6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13亿元,同比增长11.3%。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项目投资的有力支持,据测算,通过争取国债、财政预算内、扶贫等项目投资带动了大约3倍的银行贷款、地方配套、单位自筹和利用外资用于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拉动GDP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 
  2、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国债、财政预算等国家投资项目支持下,天保、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施,2006年退耕还林面积0.6万亩,累计达到15.1万亩;荒山造林0.6万亩、累计达到11.1万亩。天保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万亩、累计达到22万亩;人工造 林0.3万亩,累计达到1.4万亩。水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安全饮水工程完成392处,解决2.6万人;农民安居工程完成402户,实施扶贫搬迁700户,农村卫生坏境整治面达到60%;谭家河灌区改造总干渠8758米;霍河病险库加固工程正进行主坝、副坝、溢洪道加固,完成工程量25.7万立方米。生态家园工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一年来,农村能源完成3750户;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3、提升了高效畅通的交通运输、通讯传输体系初步形成。 
  交通项目中,鲍竹路桥涵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襄关道竹山段路面铺设油路26公里,襄关道、竹向路桥梁配套工程溢水桥建成通车,麻家渡中桥、宝丰中桥等其它桥梁施工须利,洪九路全面完成路基改扩建,通村水泥路完成路基处理542公里,建成496公里。全县路网结构得到优化,公路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经打破。通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程控电话网络覆盖17个乡镇和80%的行政村,建成17个移动通讯基站,移动用户以年均2000户的速度增长,县内主要交通沿线已基本实现了移动网络无缝隙全覆盖;开通了多媒体互联网业务、竹山信息港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广播电视稳步发展,地面接收站和单收站达1488座,全县十七个乡镇实现联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0%以上, 
  4、增强和完善了城镇功能。 
  我县紧紧围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个中心,以县城、中心镇、口子镇为重点,大力提升了城镇综合功能。城镇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近几年来,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改造城区道路10000米,硬化路面13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7.4万平方米;全县17个乡镇主要街道均达到三级以上硬化标准,城镇通电达100%,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排水设施覆盖率达60%,城镇化水平达34.3%。宝丰、官渡两镇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中心镇”,宝丰镇列入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得胜镇列入省边贸口子镇。 
  5、推进了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生态水电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水电能源已成为全县三大工业体系之一,总装机74.3万千瓦的潘口、龙背湾、小漩水电站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县人民翘首期盼的潘口水电站,已通过中咨公司评估,并提交国家发改委核准。装机5万千瓦的松树岭水电站以及浪鹰岩、黄家湾等一批水电站相继建成发电,水电总装机达10万千瓦,水电产业已成为县域主导产业。二是以银金、绿松石、钒、钡盐、板石、红砂页岩开采加工为主的珠宝饰品、特色选冶、新型建材产业实现了新发展。以肚倍加工为主的医药化工和以茶叶、葛根、油菜籽、山野菜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天新医药、圣水茶场、林产化工等企业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6家,比2003年净增16家,工业增加值4亿元,年均递增19.4%。三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示范工程,以通村水泥路、“三改一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大力培植特色产业,以茶叶、烟叶、林特、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达到60.2万亩;以郧巴黄牛、马头山羊、竹山大鸡为特色和以牲猪为主的畜牧业总收入达到2.7亿元。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健全劳务输出网络,组建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强化农民工培训,外出务工8.2万人,实现收入5.2亿元。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实施整村推进,累计投入资金2490万元,启动扶贫项目300个,完成29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建设任务,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着力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累计发展到7000户。大力发展服务业。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启动了女娲山、堵河源、武陵峡、九华山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新型服务业,培植房地产、金融保险和信息服务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3%。 
  6、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年来,全县社会事业基本建设已完成和在建项目34个,项目总投资5922万元,其中国家和省累计到位投资1030万元。总投资439万元的双台、潘口、溢水、文峰、得胜、竹坪及大庙乡镇卫生院建设已完工并交付使用;总投资244万元的中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450万元的得胜中学、文峰中学、双台中学、溢水中学四个学校的寄宿制工程建设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宝丰中学、潘口中学、擂鼓小学、秦古中学、楼台中学、竹坪中学预计年底主体完工。总投资3382万元的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651万元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已完成50户以上254个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并通过省检并验收合格。新一轮20户以上1397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已立项批准一期工程731个村;广电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女娲山风景区一期工程竣工,武陵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这批项目的启动和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改善了人民群众就学、就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条件和环境。 
  7、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提高了城市居民收入。 
  据测算,一年来,项目投资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个。广大农村居民通过直接参加项目建设,增加劳动收入1.1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重点项目建设所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0%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所提供的建安税就达1000万元,带动流通服务业增加税金约21万元,培植产业增加税收202万元。 
  二、实施项目强县战略的作法 
  1、着眼加快发展,响鼓重锤抓项目。去年以来,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加快发展的着力点,上下一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措施狠抓项目工作。一是加强组织机构。组建了县重点项目工作办公室,广泛搜集项目信息,专门负责项目的筛选、提报、推介和争取工作。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从去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向重点项目办投入经费,为项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三是强化领导责任。实行县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每个重点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 
  2、立足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引项目。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始终坚持在发挥资源优势上做文章,在优化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外资与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去年,我们引进国内襄樊隆福公司、十堰宇厦房产公司、新时代公司、十堰汇智房产公司、襄凡龙头房地产公司、十堰宇厦房产公司、湖北三新公司等企业开发我县矿产、水能、旅游、农业等产业,引入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0个,投资2423万元。 
  3、围绕骨干膨胀,加大投入上项目。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项目的引进、建设,一手抓现有骨干企业的规模膨胀。围绕科技创新的要求,引导企业推进科技强企,加快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全年共实施技改项目21个,完成投资0.75亿元,同比增长16.7%。圣水茶场名优茶、古牛泉果酒、宏达科工贸绿松石深加工、五氧化二钒扩能和林产化工公司磺化A酸新产品开发、同步器公司雷诺导管研发、远洋石材公司出口品牌升级等一批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相继建成或加紧建设,企业的内生动力得到迸发,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规模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预计到年底,规模企业实现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59.6%;湖北银矿、鑫银公司、供电公司、同步器公司、天新公司、长源公司、康华公司等重点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4、坚持科学发展,去劣存优选项目。在项目的筛选、申报、引进和建设上,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抛弃“剜到篮子就是菜”的做法,实现了由过去只注重“量”到现在更注重“质”的转变,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一是争取、引进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项目。二是培植了一批“三高”项目。三是储备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项目。使在库项目常年保持在50个以上,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达到65%。 
  三、重点项目建设前景分析 
  未来五年,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任期的五年,也是“十一五”期间实施大项目、开展大招商、推进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关键五年,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是国家继续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