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走工业强镇之路 建商贸旅游县城
发布时间: 2007-02-0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 吴善兴

  城关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和窗口,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水电大县的发展战略,实现城关地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认为,必须抢抓“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性机遇,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政策性机遇,抢抓建生态水电大县、启动潘口电站工程的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工业强镇之路、建商贸旅游县城”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工业兴旺、商贸繁荣、经济富强、城乡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城关。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加大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商贸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镇域经济格局。到201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12.4%;实现财政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2000万元,年均增长12.7%。
  工业强镇形成格局。基本建立以“新型建材、特色加工、矿产开采、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的镇域工业体系。实现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4.7亿元,年均增长17.5%。
  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实现以商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总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8%;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一番,达到11000元,年均增长12.9%;实现城镇居民总人口翻一番,达到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通公路;90%以上的农户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80%以上的农户通自来水的发展目标。从而使80%的村基本建成产业稳固、经济富裕、环境优美、风正气顺、健康和谐的新农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4100元,年均增长9%。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到201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更加巩固,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丰硕。基本形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风气良好、全体人民综合素质提高、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作者系城关镇党委书记、镇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