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八种过硬作风 做好新一年民政工作
王世国
2009年我县民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其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六项。
一是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发挥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扩大救助覆盖面,城市低保对象达到1万人,农村低保对象达到2万人;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补助标准动态调整办法和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抓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与灾民救助以及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的相互配套,使各项救助制度实现最大效能;资助城乡困难居民参加合作医疗和基本医疗保险,对患重大病症居民及时给予医疗救助;新建官渡、柳林、深河3所中心福利院,广泛开展“省级模范福利院”创建活动,使全县所有乡村福利院规模档次得到提高;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切实解决好流浪人救助保障和返乡安置问题。
二是做好以农村危房改造为主的救灾救济工作,增强减灾救灾能力。争取完成30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同时开展好以农村“两属两户”住房保险为基础的农房保险工作;建立乡村灾害信息员制度,健全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探索巨灾应对和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做到第一时间救灾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和临时生活保障;争取加大救灾投入,提高救助标准,实施分类救助。
三是做好以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为主的优抚工作,提高优抚群众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落实优抚对象的医疗政策和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重点解决100户优抚对象住房困难,及时解决优抚对象生活上存在的困难;积极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机制,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率达到100%,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达到85%;探索抚恤金发放“一卡通”方式,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安全、更快捷的服务;加强光荣院、烈士纪念建筑等优抚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供养、康复、褒扬等主体功能。
四是做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选举中享有推选权、选举权、提名权、投票权、罢免权等各种权力的群众自治配套制度。引导群众在基层民主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推动村务公开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村务公开率100%;加强对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的指导和培训,新一届村干部的培训率达到96%;完成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发展社区就业、文化、教育、体育、安全、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做好社会福利工作,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加快县社会福利院新综合楼工程建设,争取年底竣工;依托“明天计划”,做好残疾孤儿手术矫正工作,加强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加大对老年人及老年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服务;深化“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扩充福利彩票销售网点,力争福利彩票销售达到1000万元。
六是做好社会组织工作,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力争每个乡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达到3—5个;完成城关地区街道门牌设置工作,规范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推进婚姻登记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全县结婚登记率、登记合格率分别达到100%;依法开展收养工作,做到合法收养;以规范城关地区殡葬管理为重点,推进殡葬改革,引导人们移风易俗,丧事俭办,树立科学健康的社会新风。
要做好新一年的民政工作,全县每一位民政工作者必须形成以体现党的宗旨、时代精神和民政特色的优良作风,才能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一、要形成竭诚为民的作风。民政是为民之政,民政工作的核心是为民。民政工作者必须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牢固的为民思想、执着的为民情怀、过硬的为民本领、扎实的为民作风,为每一位民政对象办好每一件事情。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心上。对人民群众的各种困难,要以设身处地之心体贴人民群众的困难,以情同手足之情关心人民群众的困难,以刻不容缓不急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要对五保老人如父母一样有孝心 ,对孤幼儿如儿女一样有爱心,对灾民、难民如亲人一样有真心。对所有的民政对象心连心,心贴心。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急为民所急,想为民所想,帮为民所需。要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掌握人民群众收成、收入、吃的、住的、穿的、治病、子女入学、生产技术、合法权益维护等情况,及时为他们解决钱、粮、物等困难,及时为他们送去温暖,送去希望。
二、要形成务真求实的作风。民政工作者担负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对上级不欺瞒,上报灾情和反映情况要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因多要资金和物资,就夸大其词多报,也不能因怕影响领导政绩,就少报或瞒报。对下不能哄骗,无论是政策规定了的事,还是口头承诺了的事,或是群众反映的事,都要积极办理,迅速落实,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更不能放空炮,不了了之。要鼓实劲,下实力,抓好每项具体工作,抓实每个细小环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推向前进。
三、要形成严谨科学的作风。要认真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文化知识、法规政策、民政业务。做到政治方向明确,思想境界高,法规政策熟悉,业务精通,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解决好各种矛盾。工作中要勤于思考,深入调查研究,严格科学论证,认识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对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有方案,有检查,有评估,有总结,有验收,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又好又快。
四、要形成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作风。民政工作分布面广,涉及面宽,大部分工作在农村,落实在基层。作为民政工作者只有多吃苦,多流汗,踏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才能调查掌握实际情况,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中。民政工作中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突发了自然灾害,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夏日还是寒冬,无论是山高路远,还是风雨兼程,无论是山崩地裂,还是桥塌路断,民政工作者要闻灾而动,一往无前,迅速赶赴受灾现场,积极投入救灾抢险,与受灾群众共存亡。民政对象中,有孤寡老人、有孤幼儿、有残疾人、有精神病人、有流浪人等,他们生活需要人照料,精神需要人安慰,民政工作者对这些服务对象,更要有不怕吃苦,不怕脏臭,不怕麻烦精神,以特有的细心、耐心、爱心去关怀他们,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共享时代文明成果,生活甜甜蜜蜜。
五、要形成民主公开的作风。凡纳入优待、抚恤、低保、救济、补助等各类人员需要经过民政部门审核审批,凡国家下拨的各种民政资金都要经过民政干部下拨发放。而每笔民政资金来源多少,使用多少,属哪些人员才能享受,享受的标准多少,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民政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建立全方位的公开透明监督机制。对每笔资金的使用和享受资金对象,都要组织村民、居民进行评议,并运用报纸、电视、电台、广播、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示,确保国家每一分钱都用到点子上,花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六、要形成雷厉风行的作风。救灾工作是民政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之一,俗话说救灾如救火,救灾必须立足一个“快”字。一是反应要快。民政工作者日常要善于捕捉掌握气温、日照、降雨、降雪、冷冻、地震等相关信息,对什么时期哪些地方易发生什么样的灾害,心中有 数,了如指掌,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联想到将发生什么样的灾害,及时作好准备,才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二是动作要快。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一旦突发灾害,民政工作者不管在任何恶劣环境条件下,都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赶赴到受灾地点,投入到紧张的救灾抢险之中。三是施救要快。救灾工作项项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民政工作者要突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越是灾情严重,越要想千方百计,尽一切努力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住所。
七、要形成依靠群众的作风。民政部门是人民群众的组织部,民政工作者是人民群众的娘家人,民政工作者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发挥群众力量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首先要广泛接触群众,走出机关,走进农户,广泛与群众打成一片,多掌握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多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才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关注的热点、焦点是什么,办事才能办到点子上。其次在感情上要贴近群众,民政工作者在与群众打交道中,要视人民群众为至尊,要做到“五要五不要”。一是态度要热情,不要冷落;二是说话要和气,不要粗暴;三是办事要诚恳,不要推辞;四是解问题要及时,不要拖拉;五是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不要有偏向。再次要依靠群众,民政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疑难和问题,都要到群众中去寻求方法,获得答案。要充分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把群众组织好、发挥好,任何困难和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八、要形成廉洁自律的作风。民政工作者管理着一定数额的资金和物资,在金钱和物资面前,民政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时刻牢记民政各项资金都是民政对象的救命钱、血汗钱,是高压线,民政干部只能当好民政对象的红管家,做好理财人,决不能个人有半点私欲和邪念,面对金钱和物资,做到心不动,手不伸,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作者:湖北省竹山县民政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