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县正在有序开展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与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为使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推进,选出让群众满意、使上级放心的村“两委”班子及领头人,推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地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特别是直接负责组织指导换届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总结与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时期农村社会情况复杂的特点,切实注意防范并及时解决有可能出现的五个方面的不良苗头与倾向。
一是“唯财是举”造成“富者为官”。能够选出当地致富能人当村官,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当然很好,但要进行全面衡量和考察,谨防政治觉悟不高、当官动机不纯,组织领导能力不强,甚至是品质恶劣投机致富、为富不仁之流,投机钻营,如果选上这样的人当村官岂不事与愿违。
二是家庭势力造成的“亲者为官”。谨防有的候选人联合族人和亲戚朋友,搞非正当竞争,通过“亲者为官”来维护同姓族人及亲朋利益,排斥外性群众,如此这般就谈不上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了。
三是派性斗争造成“庸者为官”。谨防有的地方由于派性斗争激烈,使候选人推举僵持不下。或者一时找不出各方都能接受的理想人选,又不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只图省事,干脆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找一个能力一般、原则性不强,在村里颇有人缘的但根本当不了村干部的“老好人”担任候选人,这样的人当上了村官,农村的各项工作怎样推得动展得开?
四是帮派势力造成“霸者为官”。谨防少数平时就横行乡里,欺负百姓的地痞混混在选举过程中通过威逼利诱迫使村民就范提他们为候选人,使他们通过当村官成为村霸作威作福,要是让这样的人阴谋得逞,群众就会遭秧,党的威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五是任人唯亲,造成“恭者为官”。谨防极少数地方基层领导干部任人为亲,喜欢溜拍马屁的听话的,跟自己走得近的人,想方设法让他们当选,从而达到让这些村的“两委”成为他们个人“领地”,对自己惟命是从。如果放任如此,公平正义,发展农村民主政治自然也就谈不上了,就代表不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王平旺 刘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