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周宏伟在《悔罪书》中这样剖析自己的犯罪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大款、老板打交道,为寻求我的帮助,一些大款、老板一掷千金,不惜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地送好处,一旦经受不住这样的考验,就会走向犯罪深渊。我就是他们的牺牲品。”
在周宏伟一案中,接连不断的金钱诱惑导致手中的权力失控,成为周宏伟等腐败土地官员们的共同特征。据查办此案的抚州市人民检察院透露,周宏伟收受他人贿赂大多发生在节假日前后,一些地产商老板打着春节拜年等名义,排着队向周宏伟送礼,办案人员搜查其办公室发现,房间内堆放的名贵礼品琳琅满目,仅用于装钱的信封就有40多个,共计300多万元。“送礼的人太多,有的放下就走了,连人都不认识,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周宏伟在接受办案人员审讯时交代。作为“回报”,在累计收受他人贿赂财物579万余元之后,周宏伟在土地过户、土地证办理、增加容积率等方面,为开发商们提供了种种“便利”。
鲁国有一位宰相叫公孙仪,他喜欢吃鱼是出了名的。当时有很多人为谋求个人的一些利益讨好他,争先恐后地买了鱼来送给他。可是,每次有人送鱼来,都被公孙仪挡在了门夕卜,公孙仪的弟弟不解地问他:“别人诚心送给你鱼,你为什么不收呢?”公孙仪十分严肃地说:“如果我收了人情,为人办违犯法规的事,便会丢了官,丢了官还会有人送鱼给我吗?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至少我可以自己买鱼来吃,而且心安理得。”公孙仪正是这样自觉自律,他的清廉事迹才被后人广为传颂。
由公孙仪拒鱼的事而想起了慎独。“慎独”一词,出于儒家用语,《礼记·中庸》说:“莫见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独处时,他的行为举止谨慎不苟,绝不越轨。传说东汉高官杨震,一天夜里有人送来5公斤黄金行贿。送礼者说:“黑灯瞎火的夜晚无人知道。”杨震哂然一笑:“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无人知道呢?”这样的“四知”观其实是从历史和环境的角度对慎独精神的一种理解。而我们今天的为政者,思想境界应当比古代清官高,不能只停留在害怕被“知”而拒贿,而应当时时处处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理直气壮地拒“财”、拒“色”,让行贿者感到无计可施,退避三舍。
慎独是人民公仆经受考验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很多身居高位者,由于不能慎独,一时贪心,被行贿者这个“你”抓住了辫子,踩上了痛脚,最后只能在其面前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然可怜之余,又怎不让人长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政者只有时时慎独,事事慎独,才能坚持纯洁的党性原则,才能坚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才能树立广大人民群众崇敬的良好形象。 (朱本双)
在周宏伟一案中,接连不断的金钱诱惑导致手中的权力失控,成为周宏伟等腐败土地官员们的共同特征。据查办此案的抚州市人民检察院透露,周宏伟收受他人贿赂大多发生在节假日前后,一些地产商老板打着春节拜年等名义,排着队向周宏伟送礼,办案人员搜查其办公室发现,房间内堆放的名贵礼品琳琅满目,仅用于装钱的信封就有40多个,共计300多万元。“送礼的人太多,有的放下就走了,连人都不认识,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周宏伟在接受办案人员审讯时交代。作为“回报”,在累计收受他人贿赂财物579万余元之后,周宏伟在土地过户、土地证办理、增加容积率等方面,为开发商们提供了种种“便利”。
鲁国有一位宰相叫公孙仪,他喜欢吃鱼是出了名的。当时有很多人为谋求个人的一些利益讨好他,争先恐后地买了鱼来送给他。可是,每次有人送鱼来,都被公孙仪挡在了门夕卜,公孙仪的弟弟不解地问他:“别人诚心送给你鱼,你为什么不收呢?”公孙仪十分严肃地说:“如果我收了人情,为人办违犯法规的事,便会丢了官,丢了官还会有人送鱼给我吗?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至少我可以自己买鱼来吃,而且心安理得。”公孙仪正是这样自觉自律,他的清廉事迹才被后人广为传颂。
由公孙仪拒鱼的事而想起了慎独。“慎独”一词,出于儒家用语,《礼记·中庸》说:“莫见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独处时,他的行为举止谨慎不苟,绝不越轨。传说东汉高官杨震,一天夜里有人送来5公斤黄金行贿。送礼者说:“黑灯瞎火的夜晚无人知道。”杨震哂然一笑:“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无人知道呢?”这样的“四知”观其实是从历史和环境的角度对慎独精神的一种理解。而我们今天的为政者,思想境界应当比古代清官高,不能只停留在害怕被“知”而拒贿,而应当时时处处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理直气壮地拒“财”、拒“色”,让行贿者感到无计可施,退避三舍。
慎独是人民公仆经受考验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很多身居高位者,由于不能慎独,一时贪心,被行贿者这个“你”抓住了辫子,踩上了痛脚,最后只能在其面前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然可怜之余,又怎不让人长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政者只有时时慎独,事事慎独,才能坚持纯洁的党性原则,才能坚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才能树立广大人民群众崇敬的良好形象。 (朱本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