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乡村拍裸照遭驱赶谁是谁非
发布时间: 2010-06-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郭松民


  日前,10名来自河南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与三名女子一起,来到了新密市一景区,拍摄人体写真。当其中一名女子全身赤裸,摆出各种姿势让人拍照时,却遭到了当地村民的驱赶。一名老人,手持树枝,走着喊着:“不叫拍,去哪里拍都行,别在俺这儿丢人现眼。在这儿拍,必须经过俺村300多口人同意才行。”(6月10日《河南商报》)
  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了两极化的争论,一方认为这是不顾廉耻,伤风败俗;而另一方则认为不必对此上纲上线,凭什么在大学校园里、画家工作室就可以展示裸体模特,在风景名胜地就不行?这里青山如黛,银练飞泻,山美水美再加上裸体模特美丽的胴体,岂不更美?
  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有片面性。就第一种观点而言,裸体模特之于绘画、摄影艺术发展的必要性,在今天已经完全是一个常识,毋庸再费口舌去加以驳斥;就第二种观点而言,其片面性在于把这种“必要性”变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心理,认为既然必要且有益,那就可以完全不必顾忌时间、场合,也不必顾忌当地民众的感受,否则就是不懂美,所谓“入乡随俗”四个字,就被完全抛诸脑后了。
  但入乡随俗是重要的,尤其是对当众展示裸体这样一种比较“小众”的艺术来说。什么叫入乡随俗?《庄子·山木》的解释是“入其俗,从其令。”意思是到一个地方,就要顺从当地的习俗。而其出典则是《六度集经·之裸国经》。这个典故的有趣之处在于,它讲述的恰恰是两兄弟到一个民众都不穿衣服的“裸国”去经商的事:弟弟愿意“随俗”,也全身赤裸进入,受到国王礼遇,发了大财,哥哥坚持自己的“衣冠之礼”,结果却被赶出国门。
  为什么要入乡随俗?在我看来,这首先是对当地人民的一种尊重。所谓风俗,其核心内容就是价值观,或者说是评判“好”与“不好”的标准,入乡不随俗,实际上等于公开对当地民众的判断表示蔑视,这当然不能说是对当地民众的尊重,而尊重总是互相的——这些裸体模特和摄影爱好者不尊重当地村民,因此他们也没有受到村民的尊重;
  入乡随俗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风俗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在一个令人感到矛盾的现象是,一方面大家都在说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人为地将文化分为“先进”与“落后”两部分,总是试图用前者来改造后者。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蒙昧”,因为不同的文化之间,只能说是有差别,而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比如,相对于山村淳朴的民风,“性自由”真的能说是一种“进步”文化吗?我很怀疑。
  在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文化霸权心理,特别要尊重那些已经被边缘化的、比较弱势的文化,这是真正创造繁荣文化的一个前提。新密的这些摄影爱好者和裸体模特们不懂得这一点,所以遭到了“树枝驱赶”的命运,这只能说咎由自取。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