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对幸福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建设富足、安宁、文明的幸福社会,是各个时期、各个地域人们的共同梦想。新一届县委提出了把竹山建设成“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的目标,这是顺应民心、顺应大势绘制的发展新蓝图、新目标,更是立足现实、推进发展的新方略、新举措。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 就是要立足竹山县情,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发展质量、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上,努力实现强县与富民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相一致,把上庸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
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富裕”是基础。正如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基础,幸福家园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繁荣、生活富足。随着堵河大开发进程的推进,竹山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富裕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已十分明确,就是要立足特色资源,把竹山建设成“驰名中外的绿松石之都”,全省“清洁能源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鄂西北贵金属冶炼基地;就是要按照“南部烤烟西部茶,东部肚倍北果杂”的产业布局发展农特产业,办好龙头企业。当下,蓝图绘就,重在脚踏实地、共图发展。
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和谐”是根本。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的根本和保障,因此,做好“和谐”文章,关系着建设“幸福家园”事业的成败。建设和谐竹山,需要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推动社会进步;需要深化民主法治建设,激发社会活力;需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更需要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切实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文明”是目标。文明既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留下的先进文化、美好环境,更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言行举止乃至心灵深处流动着的高尚、和谐、美好的精神品操。建设文明竹山,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女娲文化、上庸文化和武陵隐逸文化的品牌擦亮做强,创建全省文化大县;就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自觉成为先进文明的参与者、传承者、创造者、享受者,做到文化惠民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就是要大力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人人向善、家家和谐的社会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