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制自家“特色菜”
——三论落实经济工作会精神
今日竹山评论员
过年了,来客了,各家各户都要精心烹制几道拿手菜。出差了,旅游了,总要千方百计寻找品尝一下当地的风味小吃。也许这就是中国的美食文化。就拿竹山来说吧,“豆腐乳”、“薰腊肉”、“条子肉”这些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就总是让自家人吃着骄傲,让外地人吃了叫绝。为什么这些普通菜能让人吃了叫好、过后难忘呢?说到底它形成了自个的特色,也就是具备了旁人无与伦比的工艺和特点。我们发展工业经济和做菜一样,也必须依托资源优势烹制出几道代表自家水平的“特色菜”。
发展竹山的工业经济,要烹制哪几道“特色菜”呢?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上,县委、政府已为我们开出了“菜谱”,那就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群,精心烹制“水能资源开发”、“铌—稀土、绿松石、银金等矿产的开采加工”、“茶叶、肚倍等农产品精深加工”这几道主要“特色菜”。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水电经济开发区和宝丰、城关几大工业园区的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如今“食材”有了,如何做菜则是成败的关健。去年底,全国各大媒体公布了由世界品牌组织、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世界500强全球合作组织联合推选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排名榜,竹山县名列榜中。这就充分说明我们县的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们要抢抓机遇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大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群,在全力推进潘口、小漩、龙背湾水电站的同时,积极放大水电产业投资效应,建设竹山水电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水电能源产业;二是要科学转化矿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铌—稀土、绿松石等领先国家水平的矿产得以合理开采加工,形成竹山的矿产品牌;三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好以茶叶、肚倍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包装,让圣水茶等农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同时加大规模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让工业经济引领竹山的经济腾飞。
在烹制竹山经济“特色大餐”过程中,我们每个竹山人都是一名厨师,都有责任和能力把代表竹山水平的“特色菜”做好、做精、做大。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竹山的经济腾飞而贡献力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