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报2月19日载,正月初三,山西省私企老板张弘来到竹山给公司一员工拜年。春节期间,张弘组建“老板拜年团”开车进行数千公里的“长征”,横穿数省,沿途给几十个员工和家人拜年。对此,叫好者有之,不理解者有之。有人认为该老板是在作秀;有人提出,千里迢迢给员工拜年,何不直接给员工多发年终奖?
笔者要说的是,如果企业直接给优秀员工发放奖金,对员工来说确实比较“实惠”,但是老板上门给员工拜年与奖励现金是两种不同意义的激励方式。老板放下居高临下的身段,到员工家中彼此促膝交流、共叙情谊,比单纯的奖金激励更富有人情味,更值得期许。即便是作秀,也是充满温馨的作秀。这不仅是观念的更新,也是行动的进步,更是劳资关系的新亮点。
更重要的是,“老板千里拜年”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共度时艰的微观视角。金融危机之下,我们需要多维度的社会暖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板拜年团”的意义不只在于新年礼物和红包,更在于在共度时艰中的一个抱团取暖的姿态。所以,如果能够藉此给员工以及家人一份冬天里的温暖,能够在“企业的订单有所下滑”的局面中让“员工们心里踏实”,那么即使花费巨额路费也物有所值;如果能有更多的“老板拜年团”出现,那么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底层民众在“心里踏实”中升起一股暖流。
有些东西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诸如企业文化和员工的归属感。俗话说,留人要留心。企业要真正留住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就要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给出让员工投桃报李的感情和信念支撑。不仅仅在经济下行的特殊时期需要富有人文关怀的人情元素注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更要在平时注重升华和重构企业文化。(品雨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