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这个口号有激发人积极向上的一面,但越来越商业化的操作,正在使这种精神异化。
在实践中,“更高、更快、更强”意味着要不断地创造纪录、打破纪录。可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人自身的素质却在不断地下降:空调使人的自我调节功能下降。汽车使人懒得走路、骑车了。洗衣机、自来水减轻了家务压力,却也使人丧失了洗衣服、挑水等体力的锻炼。学校里整天学习,不是看书就是看电脑,如山的各种信息使学生肩不能扛、腿不能跑……这些体力活动的消失,非意志坚强又有时间锻炼者,很难得到弥补。这次奥运会我们金牌的得主,大部分是家境贫寒者,以农村的居多,就很能说明问题,因为他们的体力活动多,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
这种情况下,要想不断刷新纪录,主要就得靠训练技术的改进提高,但技术提高是有限度的。于是很多的人只有走上依靠兴奋剂的道路。所有兴奋剂都对人身体有害,运动员自己也知道,但为了“更高、更快、更强”,还是不能阻止大量的运动员心甘情愿的注射兴奋剂,把奥运赛场变成了兴奋剂技术和反兴奋剂技术的竞技场。
另一方面,人体是一个均衡系统,如果让其中的某个系统特别突出,这个系统不再均衡,就有可能发生崩溃。也就是说,当人跳得特别高,跑得特别快,举得特别重的时候,这个人体发生崩溃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我们常常听到某某运动员猝死的消息,就是人体崩溃的表现啊。但在奖金的刺激下,运动员们的追求仍然无悔。我记得特别深的去年的一个体育节目,是山东的女子长跑运动员与教练打官司,其中有一个女运动员后来在一个澡堂工作,她的脚在电视上展示的时候我差点哭了起来,那脚变形的样子简直不能再称之为脚。现在我如果要说运动员的寿命比正常人要高,见多识广的朋友肯定会笑得我想钻进老鼠洞的。
所以今天刘翔估计他的伤情后退出比赛,我打心眼里是赞成的。当然如果他是在半途退出来,我也会打心眼里鄙视的。
奥运总有闭幕的那天,我想问问我们论坛的朋友们:两种运动思路,“更高、更快、更强”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你觉得哪种更好呢? (今日竹山网友 大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