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与家人去一家超市购物,在收银台看到一位老人购买了10多元小商品,服务员在收取购物款后,问要袋子吗?并告之是收费的,老人一问嫌价钱高,没有要,只好将一小堆商品抱在怀里走出超市。看着老人行动不便的样子,我为超市执行“限塑令”而忘却服务的做法感到担忧。
6月初笔者在武汉一家商场看到,顾客不原意花钱购买塑料袋时,服务员根据商品形状和大小,拿出柜台早已准备好的包装盒、包装纸袋或者包装绳为顾客包装商品,方便顾客带走。这是商家在人性化执行“限塑令”。南京许多大商场和超市对会员购物提供编制精美的购物篮,上面配有商场名称和图案,下次购物带来即可;对不是会员的提供美观的纸袋。据了解,在美国的一些超市,只要顾客使用自家带的环保购物袋,收银台就给予5美分的奖励。奖励虽少,却很快普及了环保购物袋。这些措施以温馨、体贴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养成环保生活习惯,比生硬的收费更容易接受。
从不同城市和地方执行“限塑令”的做法,不难看出,在“变”与“变”之间,是有很大区别和差距的。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从今年6月起,各地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个限塑令”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消除白色污染,节约资源。但商业销售企业不应在服务上拿限塑令说事,更不应该让消费者成为受害者,理应加强对“限塑令”宣传引导,通过举行各类活动,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特别是作为商场和超市,顾客在购物时就应该享受商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商家既要严格执行“限塑令”,又要提供周到、人性化的服务,这样才能吸引顾客,才能实现良好发展。(苗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