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4月初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会召开后,在县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城关镇和县直各单位积极行动,广大干部和城区市民热心参与,大家对照标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县城面貌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宏发路桥、世纪广场以及人民路沿线几个大型建设工程相继竣工,垃圾处理场、宏发市场、西关菜市场等建设快速推进,县城的硬件建设得到极大加强。添置了垃圾池、垃圾箱,清理规范了广告标牌,刷新了街道各类标志线,更换补植了道旁树,整修了人行道彩砖,各项配套设施得到健全。城管、交警等部门联合,下大力气整顿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靠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城区经营秩序、交通秩序有了很大好转。周五义务大扫除活动的开展和“门前三包”制度的坚持,使城区环境卫生有了极大改观。各级会议的召开和各类媒体的跟进,宣传了创建意义,推出了先进典型,曝光了丑陋现象,使创建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提高了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因历史和地域原因,县城本身存在街道过窄、人口密度大、功能分区不合理等缺陷,受这些客观条件限制和一些陈规陋习影响,出店经营、沿街为市、乱贴乱画、乱停乱靠、污染环境等不良现象仍随处可见。尤为突出的是,由于个别单位互相推诿、部分执法人员有畏难情绪、少数市民执观望态度等主观原因的存在,导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机制时有脱节,严管重罚不能到位,全民参与存在差距,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工作。
古人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已经制定了宏伟目标,就要一如既往地去奋斗,去争取,越到最后,越要努力。当前,群众投票工作已经展开,省检查组也即将来我县实地检查验收,争创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我们必须认真查漏补缺,竭尽全力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广大干部职工和城区市民,务必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齐心再加一把力,从我们能做的事情做起,积极参与公众投票,突出抓好重点方面和重点部位的整治,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省检。我们坚信,有十年创建的基础,两个月的突击完善,再加上最后几天的合力冲刺,我们一定能够顺利通过省检查组的检查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