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5.12”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就是按照疏散演习时的安排冲到操场上的,前后仅用了1分36秒,师生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5月24日新华网)
很显然,此次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得归功于该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的紧急疏散演习。而这类紧急演习从2005年就开始了,每学期一次,从不间断。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此次逃生的过程、模式及结果与演习一模一样。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不把演习当做演戏,将紧急疏散演习当做一项重大的常规工作,而且一做就是四年。哪怕遭到学生的反对、教师的不解,叶志平也照做不误。叶志平自觉地把师生的生命安全看得高于一切,其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还从下面这一细节中可见一斑:对新建的楼,他不放心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认为只贴一下不行,怕掉下来砸到学生,就让施工者在每块大理石板上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做好“干挂”。因此,在汶川“5.12”大地震中,教学楼的大理石面也没有一块掉下来砸伤人。
《左传襄公十一年》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及其师生们的忧患意识,难得可贵,更值得广大领导干部在震后痛定思痛。在日常工作中,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铭记圣人的训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谨记胡锦涛总书记的郑重告诫“要把忧患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宁肯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朱本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