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正确引导孩子献爱心
发布时间: 2008-05-2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给我一百元,不给不吃饭”,前天中午,邻居读小学二年级的文新同他爸爸顶起牛来,原来,学校组织给地震灾区捐款,几个捐一百元的都得到了老师表扬,文新也想得表扬,就强硬地向爸爸要一百元。
  汶川地震灾情引起了全世界有良知人的共同关注和同情,大家纷纷投身到抗震救灾中,有钱物的捐钱物,有力气的出力气,这当中,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倾己所能奉献爱心,尤其令人感动。但是,少数学生充满爱心的捐赠行动,却让人在感动的同时生出隐隐担忧,比如有的一次捐出数百元,势必会导致自己长时间生活紧况,影响健康发育;有的为了多捐钱,也象文新一样向父母强硬“摊派”。客观地说,救灾主要依靠的应该是政府和广大有经济能力的热心人士,而不是这些生活尚不能独立的莘莘学子。学生们有同情和仁爱之心,这是好事,预示着我们的民族和明天充满希望,我们鼓励学生们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捐出自己劳动积攒的小钱和日常节约的零用钱,但绝不能为了捐款而让他们忍饥挨饿或者向父母伸手索要,否则,就会成为“治好一只眼,戳瞎一只眼”,背离捐款的初衷。
  孩子们的热情应该保护,但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家长和社会舆论予以正确引导。我们表扬他们的爱心,不能停留在额度大小上;我们称赞他们的善举,也不能局限在钱物上。要知道,捡易拉罐攒的五元钱其意义是向父母伸手要百元大钞的十倍百倍,引导激励培养出一个地质学家或者地震专家,其价值也将超过百万千万的钱物捐助。(海新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