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近日谈起他亲历的一件事:10月27日下午,朋友去寿康对面的农行取款机取款时,正遇上一位外地人也要取款,因为前面有人取款,这位先生规规矩矩地站在一米远外等候,但不断有人抢在他前面,当他表明自己早已在此排队时,别人一听他说一口普通话,非但不觉理亏反过来把他奚落了一通。
朋友猜测那位先生应该是应邀来参加潘口电站开工庆典的嘉宾,因为第二天在庆典现场看到他是乘专车去的。这件事至少传递出两个信息,其一是一些竹山人不太有排队的习惯,其二就是对外地朋友不够尊重,这两点也于细微处显露出来了文明竹山不和谐的音符。
不守秩序、不爱排队,可能是国人身上最常见的“小毛病”之一,不止竹山人有。在许多人的心里,不是不明白排队是遵守规则秩序的体现,不是不明白排队可以大大提高社会效率,不是不明白不排队影响着城市形象,而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一个城市的文明往往蕴含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我们一天不告别这样细微的不文明行为,就一天不能真正迈进文明城市的门槛。
在区域经济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城市如何看待外地人尤其是外来创业务工人员,是城市精神的体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胸怀和人文底蕴,反映了市民的文明程度和素质,善待他们是广大市民应负的责任。各行各业的外地朋友为竹山作了多少贡献?我们的城市建设凝聚了他们多少汗水?对他们,我们不仅要给予尊重,更要表示感谢!不说远了,潘口电站已经开工,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参与竹山建设,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竭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而拿出真心、拿出行动迎纳并尊重这些外地建设者们,则是最基本要求。因为,尊重别人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品雨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