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呼唤爱心的本位回归
发布时间: 2007-08-2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得知一远房亲戚的孩子今年上了一线本科,特意前去祝贺,一进门却看到他们并不如想象中的眉飞色舞。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因为家庭贫困(父母双双下岗)不得不申请贫困补助,办完了相关手续,补助金总算下来了,可接下来频繁的“曝光率”,却深深地伤害了一家人、尤其是孩子的自尊心。
  的确如此。时下,各界组织的贫困帮扶救助活动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每年入学期间被公开的贫困生越来越多。从上到下并非作秀地关心、关注、关爱贫困生,是社会进步与和谐友善的象征,固然应该弘扬光大。但贫困生由于贫困往往造成性格的多疑和自尊的脆弱,他们需要的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的关爱,倘若被亮相又被指名道姓地公开,一来会让这些好人好事在贫困生的心目中因为有伤自尊而大打折扣,再者也无形地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维护人格尊严”当是爱心救助活动的道义之一。记得几年前在《中国青年报》上看过一篇新闻,介绍的是苏州市平江区创设“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用尊重贴近贫困者的心,既扶了贫济者的困,又保护了贫困者的尊严,读罢让人感动。《南方周末》类似新闻的最后,都在括号中附有一句与新闻正文有关也无关的话:“本文涉及的所有贫困生均为化名。”如此,只需换一种角度或变一些方式,既不展示贫困者窘境又能唤起社会爱心的人性化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不需要壮观的场景,不需要太多的铺陈摆设,“发之于情,践之于行”,且讲究一些艺术和方法,让贫困者重新树立起直面现实的勇气和信心,才是爱心救助的初衷和本位的回归。(卢  勇)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