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夜半炮声砸了招牌
有一段时间,山城人们在半夜或清晨黎明,经常被冲天的烟花爆竹声惊醒,推窗探头一看,多半是某商店新张,或某大老板生辰庆典,或某大楼封顶。于是怨声载道,叫骂声不绝于耳。想来老板们买来这么多花炮,无外乎要证明两点,一是显其有钱有人缘,所谓财大气粗;二是显其开业隆重,商店开得有“品位”。而恰恰相反,此行暴露的是某些商家人文品格的缺失,损坏了作为商家的最基本的公众形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本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商家也是一样。很难想象,一个被群众天天戳脊梁骨的商家,一个令众人心生忿恨的老板,纵然他的商品质量再好,服务再周全,生意也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半夜三更鸣炮以示其开业隆重的店老板,开业也未见得兴隆,至少周围深受其害的住户不会去给他捧场。
去年9月,县城宝芝灵大药房的老板陈刚一次性救助了10名贫困学子,一时传为美谈。作为一家刚刚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能够每年拿出上万元的资金关注弱势群体,实属不易。陈刚说,自己从小家境贫寒,现在拿政策和社会各界支持赚了点钱,尽力回报社会是应当的。正是因为决策者有这样的境界,宝芝灵大药房确立了它诚信、平和、博爱的良好企业形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短时间里迅猛发展,链锁超市已发展成4家,成为我县药品零售行业的“龙头老大”。
当然,良好的公众形象还与诚信度、服务质量、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相关,需要商家坚持不懈地经营、塑造、维护,绝非做点慈善事业就能完成。部分别有用心的商人,一面出钱买点名声,一面背地里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耻行迳,只不过是拿善举做一块“遮羞布”而已。画皮一旦被揭穿,其“公众形象”也就了然于天下。 (萧 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