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感恩
有一则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说一个大学生写信向家里要钱,内容仅“爸,钱,儿”三个字。还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山东德州市古道热肠的李学林夫妇靠捡垃圾、当搬运、摆地摊先后共收养弃婴49个,他们陆续被人抱养。但30年来没有一个孩子回来看过恩人,没有一个为他们提供生活费。
故事也好,报道也罢,类似的爱的悲剧,要列举下去可以是无穷尽的。中国自古就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以德报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等处世信条。而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当我们竭尽全力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锦绣前程的同时,自私、怯懦、狭隘和麻木也随之“腐蚀”着孩子,使他们普遍存在着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等不良倾向,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
因此,感恩是父母有必要给孩子必须上好的一堂人生必修课。让他们懂得,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应该的,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让他们懂得,他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的赐予,都应心存感激。首先,要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内化于孩子的人格之中,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比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其次,对于孩子感恩的习惯要给予鼓励与支持,当孩子有意向父母或他人表恩言谢时,不要习惯以“你把书读好了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等理由扼杀了他们自发的感恩之心。
有恩有爱,是人类生活中最灿烂、最绚丽的文明之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知道感恩、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是个好人,才会是个感情丰富、道德高尚、自己快乐、对别人有益的人。(品雨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