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雨夕
6月25日,县扶贫办从竹山宾馆旁的老办公点搬至临江公寓二楼办公。没有礼炮,没请嘉宾,干部职工自己动手把办工桌椅搬进新屋,缺少了隆重仪式的搬迁让人感觉出别样的风格。(本报6月26日一版)
时下,庆典之风盛行,大多是极尽隆重与奢华;更有甚者把庆典当成了一种“生财”之道,大事特“庆”,小事大“庆”,使“庆典”成了一种高雅的腐败。相比之下,县扶贫办这种简单、“抠门”的乔迁令人称道,值得提倡。
诚然,在重大工程开工、单位乔迁新办公楼或店庆开业等具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喜庆日子,适当举行一些纪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这种纪念性的庆祝活动不能染上庸俗之气,而是要倡导一种勤俭节约的文明风气。毕竟,虽然当前我们的物质条件改善了,但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不能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能丢,拒绝奢华、追求平淡的品格不能丢。去年5月的三峡大坝建成庆典仪式,时间不到8分钟,没设主席台,没有桌椅,更没有发任何纪念品,堪称全国庆典活动的“标杆”。
在“应该”“欢天喜地”一番的时机如此“轻描淡写”,这体现出的是有关部门和领导厉行节约、务实为民的好作风。希望这样的“经典庆典”具有普适性和示范性,并能成为一种常态。如此,我们离节约型社会也就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