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干培枝活市场
本报评论员
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必须要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就我县而言,要在以下三类上下工夫。
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县也产生并发展了天新公司、圣水茶叶公司、林产化工公司、兆华山野菜公司等在内的一大批同各类特色产业相对应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发展证明,龙头企业的深加工和稳定的外销,使大量农产品得到了增值和畅销,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它们凭着已经成型的规模、成熟的技术、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雄厚的资本,仍将占据着主导地位。要大力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使其进一步发挥骨干支撑作用。
二是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农民为宗旨, 利益为纽带,合作为前提,自愿组成,互助合作,协调行动,保障利益,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杨勇的干菜合作社、龙德柱的林果合作社等19家合作社,组建运行不久已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目前,专业合作组织尚属起步阶段,规模都不大,也还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今后发展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展,不仅要建立起不同类的经济合作组织,而且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要形成规模,形成合力,以加重对外交往的筹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示范户。我县近年来大力培植经济示范户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经济示范户已有7333 户 ,他们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而且真正起到了带动生产、搞活经济、引导帮助别人的作用。农村经济示范户自身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其作为农村市场主体培育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后仍将是培植工作的重点。目前,这些经济示范户中已有58户办起了企业,1356户发展组建了中介服务组织,我们还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帮助引导符合条件的注册登记,组建公司或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发展成为专业户或经纪人,使其由自然人向经济实体转变,从而拓宽生产经营空间。
可以预想,在我县农村市场主体培育中,如果有龙头企业做干,专业合作组织作枝,再加上成千上万经济示范户作叶,势必可以培植出枝繁叶茂的长青之树,农村市场一定能够活起来,到那时,何愁农副产品销不出去,何愁农民不能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