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过去的一年,县教育局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对口帮扶麻家渡镇罗家坡、桂花树、总兵安、杨家河、墩子五个村,县教育局率领各帮建单位开展以“县直基层党组织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县直党员干部联系农村困难党员群众,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班子带队伍、助困难党员群众脱贫奔小康”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助”活动,开辟新农村建设新航道,给力该县麻家渡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找准项目“引擎”,想村民之所想。培植三大产业,推进三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县教育局带领各帮建单位投入50多万元帮扶麻家渡镇5个行政村,在罗家坡村新建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发展水生菜(莲藕、小龙虾)。完成罗家坡村绿松石大道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建设,同时组织绿松石大户、外出能人捐款10万元、捐水泥300吨,完成到院入户道路硬化、维修堰渠等工程。发动全村257户完成三改一建、房屋改造、生态家园建设。在杨家河村,县教育局带领各帮建单位更换饮水闸阀,维修机房设施,修通堵塞堰渠400米,下降堰渠150米;在桂花树村修复水毁堰渠700米;在墩梓村,帮助修建过河路面两道,目前一道已修通,另一道正在施工,预计将在年底竣工;在总兵安村为村委会砖房添盖瓦,解决了长期以来的下雨漏水问题。同时县教育局协调县内各相关部门,为这五个村争取新的建设项目5个,项目资金达100多万元。分项目帮扶、困难帮扶、发展力帮扶三类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明确帮扶项目、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实施公开承诺,采取被帮扶村民满意度测评方式,自下而上定性定量考评帮扶干部,为“挂包帮”工作有效开展装上“新型引擎”。
创建文明社区,展村民之所望。县教育局全年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促麻家渡镇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在麻家渡中学、茶园小学、罗家坡小学、刘家河小学等学校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截止目前,全镇教育教学条件大大改善,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通讯工具入户率达到90%,商户网上洽谈业务已成时尚。村上建有图书室、卫生室、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在村中心位置建有村民学校、篮球场。组建了民俗民歌表演艺术队,逢年过节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农民远离赌博等社会陋习,计划生育秩序良好,群众形成了守法、团结、诚信、勤俭的乡风民俗。各农户自发在村组主干道、门前屋后、农家庭院内外开展植树绿化活动,勾画出院在林中、人在绿中、村在画中的美景。同时县教育局以学校为载体,组织广大师生在罗家坡村走村入户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活动。大力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和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庭美德。不断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结合时代特征,调整“十星”标准,制定“群众自评—群众互评—村委会评审—张榜公布—授星挂牌”的科学合理的创建程序,建立“半年初评、年终总评”、“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户挂匾牌、村建台账”的十星管理机制。一年来全村共评选出十星户160户,占40.6%;九星以下户234户,占59.4%。在“十星级”创建活动过程中,出现了群众争星、请星、追星的可喜局面,实现了经济与精神的“双赢”,目前全村人平年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农村经济示范户166户,全村私人拥有轿车7部,摩托车118部,家用采购车12辆,65%以上农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发挥先锋作用,解村民之所困。在活动开展期间,县教育局各帮建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策群力、竭尽所能,想方设法为联系对象办好事、办实事,充分展示了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良好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2010年春竹山县教育局长李大智、书记谢宝森率教育系统帮扶小组成员深入新农村建设联系点麻家渡镇罗家坡村、桂花树村、总兵安村、杨家河村、墩梓村开展“双联双助、结对共建”活动。在帮扶联系点李局长一行分别深入各村详细了解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庭院产业结构、基层党建、扶贫工作等情况,并前往田间地头,做规划、谋项目。针对各村的实际困难,与村支两委一起共同研究,确定发展思路。
为使帮建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竹山县教育局领导分别深入各帮扶村,对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特别对因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和部分移民进行了走访,在生产、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教育局组织党员干部为帮扶村提出2011年脱贫致富的建议,开辟出麻家渡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航道”,增强其发展后劲。(曾耀山 向继明 向继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