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发展育英才
竹山一中、竹山二中既是我县的“精英学校”,更是我县教育的“晴雨表”。他们以自己的实绩昭示着我县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全县人民对教育的关注。
我县的两所普通高中共有95个教学班,6874名学生。几年来,我县高中坚持“育人为本,升学为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实施科学规范化管理,在创新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严格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狠下功夫,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硬件设施的好坏将对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一中投入60万元,购置了150台电脑,建起了多媒体校园网。每个教室都安装了视频、音频和信息采集等终端设备;投入17万元建起了较先进的64座化学实验室、64座豪华电子物理室、64座生物综合实验室;投资300万元,完成了学生公寓工程。
高中不仅仅是有高楼,更应当有“高师”,全县464名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250人,湖北名师1人,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80人,形成了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湖北名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国家、省、市、县骨干教师”为龙头,中青年、中高级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质量是硬道理。”县一中、二中把学生素质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视为生命,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负责”的有用人才。还充分利用课内外培养学生能力,开办了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班,拓宽进入大学深造的渠道。2006年高考,体音美特长生上线128人,录取率95%。
在高考复习备考中,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把宏观调控与细节管理结合起来,科学制定复习计划,既重视质量品牌意识,又重视全体意识;不放弃希望生,抓牢中间生,突出尖子生。高考前举行三次诊断考试,第一次“诊断”考试后进行专项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方法和规律。第二次“诊断”考试后,关注高考热点和学生弱点,广泛采用高考信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第三次“诊断”考试后,回归基础、查漏补缺,调整学生心态。师生上下一心,紧密配合,使高考质量大幅攀升。2004年至2006年本科上线由702人增长到965人,上省线人数由973人增长到2140人。2006年高考全县体音美特长生上线128人,录取率达95%。大批寒门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深造。一中、二中连续三年被十堰市教育局授予“高考优胜学校”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