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绿植修复,竹山圣水湖湿地成候鸟天堂
发布时间: 2020-01-03 16:57 来源: 编辑:王泽昆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嗷、嗷、嗷….”冬日暖阳,圣水湖畔,十多只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组队成“一字”形,在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两河口黄土凸上空自由自在的翱翔,它们时而列队飞行,时而休憩觅食,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清澈见底的湖水,在岸边草坪上“闲庭信步”,短暂的休整,为日后的长途迁飞做能量储备。

它们的叫声是那么的欢快,它们的身影是多么的矫健,它们来自远方,它们将继续前行,圣水湖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成为它们向南迁徙的中转“加油站”和日后生存的新家园,欢迎您,来自远方的“客人”。


在圣水湖湿地公园迁徙的候鸟


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县城以南13公里,总面积3255.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613.4公顷,占公园总面积80%。2019年,管理局以湿地绿植修复为主线,加强视频监控和栏网管护建设,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00万元,在沿湖两个乡镇六个村实施130亩12000株(窝)种植枫杨、窝竹绿植项目,建立视频监控平台网络一套,设置5个视频监控发射站点,全天候360度监控管理,在6个人畜活动频繁和绿植丰富区域埋设围栏3000米,悬挂警示牌50个,确保了圣水湖湿地生态得到全面修复和严格保护。


对圣水湖沿湖裸露山体实施实施绿化修复项目


在公园范围内设置360度动态监测设备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和保护,圣水湖湿地率达80%,湖区整体水质常年达到二类,部分区域水质达一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物种生憩的乐园和候鸟迁徙的“星级驿站”,近年来,湖区经常出现中华秋沙鸭、小䴙䴘、鸳鸯等国家珍惜物种,一到冬季,来湿地集结的候鸟成群结对越来越多,湿地成了它们的食物的“大食堂”,迁徙远飞的“训练场”。

公园自建成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湿地公园管理局一直坚守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把生态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紧拽在手心,把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作为工作努力方向,打好组合拳,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通过生态项目建设,确保湿地生态优良,水质清澈,留下远方“客人”,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成为竹山高质量发展的沃土。(王 猛 刘 杰)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