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怀念外公外婆
发布时间: 2020-01-17 11:00 来源: 编辑:苗东升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刘必忠

前些日子约家人到舅舅家去了一趟。时间过的真快呀!一转眼外婆两周年忌日就到了。第二天,我们一大群晚辈准备好祭品、火纸和烟花来到墓地祭奠外婆!

触景生情,外婆的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那份怀念和内心里浓浓的亲情感油然而生,感情的潮水犹如开了闸的洪水奔流不止,不知不觉眼里已噙满泪水。

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思绪仍未停止,记忆中的情景就像回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忆起外婆自然而然也怀念起我的外公!外公比外婆先去世几年。两位老人都高寿,去世前都是当地有名的“寿星佬”,外公去世时八十九岁,外婆去世时九十二岁。每逢过年过节心里不由得怀念逝去的亲人!

两位老人去世前身体极好,很少生病,吃药对他们俩来说也觉得稀奇,从没住过医院,都是直到离开我们以前身体都没什么大病,算是油尽灯枯,寿终正寝吧,别人都说两位老人有福,休积得好!

他们老一辈出生在旧社会,条件可想而知。在我儿时快要启蒙读书的时候,就听外公跟我讲,他跟外婆在那个年代家里都穷,没上过学堂,很早就得到地里去干活。他也常念叨:“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感受很多。过去的日子不提也罢,说也说不完,受了多少罪呀,一个字‘苦’啊!如今的条件多好,你们现在是长在糖罐里,享福得很,是体会不到的。”“现在是新社会,不同以往咯,时代不同,条件越过越好,没有文化可不行啊,我现在就后悔当初没让你妈和小姨读书,要不然,现在就不会受没有文化的苦。”“你要是上学读书了可要晓得攒劲,学好知识本领,长大了才有用,人不读书,蠢得像个猪,知道吗?”

每当我问起外公多大年纪时,他总是说自己出生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我外婆是民国十五年生的。

外公最讨厌不诚实的人,对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的人,他更是一脸的不屑。他性格倔强耿直,脾气暴躁,但心肠可好,是刀子嘴豆腐心,并且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若是遇到别人发生争吵或是有什么不合理不公平的事,就喜欢上前管“闲事”。对自己的子女管教甚是严厉,稍不听话或是他看不顺眼,就会训斥。也许是受外公的影响,母亲她们姊妹五个都有点儿厉害、强势,也很能干、独立。

在外公身边听他常常念叨的一些俗言谚语,至今还记忆犹新。如“家有千贯,不如日进一文”,“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天天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这是有关治家过日子的话;“要得公道,打个颠倒,“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些是有关为人处事的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是教导晚辈们要学本领有能力,要有实干精神;“人过三十无少年”,那时他见我我三十岁了还没结婚成家,一个劲地抱怨、督促我,他着急、愁虑可以理解,因为我是他长孙;“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他那老一辈人的教子理念。

外公虽然严厉,但在我看来又是那么慈祥、温和,特别疼我,脾气那么不好,却从没有吵过我,动过我一指头,甚至只要我在他面前“告状”,说哪个舅舅的不是,舅舅就会挨吵。

还是在舅舅小的时候,有一次小舅可能是挨了训,下午一个人没跟外公外婆打招呼就跑我们家来了,第二天一大早外公就急匆匆赶到我们家,见小舅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母亲安慰劝导一番,外公没有对小舅发火,只是责备了几句。那个时候还没通公路,走小路得翻山过河,六个小时的路程,他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赶到了。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跑到外公干活儿的田边,想看看外公是怎么样让两头牛听他话干活儿的。借助不同的工具让牛犁地、耙地、碎土,在农村土话叫“驶牛”。先是给牛套上犁翻地,然后再套上有铁齿的耙来平整碎土。我嚷着要坐到耙上去玩,外公就让我蹲在上面,手扶好,随着外公鞭子一响,脚下的耙就飞驰起来,一开始非常害怕,更多的是兴奋!外公一边干活一边还得细心的看着我。这是我第一次“过车瘾”,甭提有多高兴呐!

外公那双手在我看来非常特别,手掌宽大而粗糙。我经常是一到他身旁就让他把手伸过来放在我手上,抚摸、感受、欣赏,感受他手上那个粗糙,那手掌布满厚厚的老茧,手背上的血管高高凸起,清晰可见,手指也有些伸不直,透过那一双手仿佛就能感受到他所经历的厚重人生,感受到他人生中所吃的苦头、经历的磨难、劳作的艰辛、岁月的沧桑。

相对于外公那么厉害,脾气暴躁,外婆却不一样,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勤劳、温顺、任劳任怨,并且非常的耐心细致。把家里的人伺候的无微不至。母亲和小姨年岁长一些,只上了两年学,下面三个舅舅小些,读书多一些,也是勉强上了个初中或高中。外婆不辞辛劳,先后伺候三个舅舅上学,浆洗补连,攒粮备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读书时理解的还不是那么深刻,长大以后才真正体会到那深挚的母爱是怎样沐浴着儿女?父母对子女那浓浓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纯粹的、醇厚的。

外婆除了在地里干活以外,回家了还要做饭,洗衣服,喂猪,种菜园,样样都干得很好,甚是辛苦。小时候我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能到外婆家去玩,掐着指头算着什么时候放假,每年最少都要去一次两次。当走到离外婆家有两三里远的时候,心里就激动地不得了,因为心里急切地想看到外公外婆以及舅舅他们,因为想体味被他们心疼关爱的滋味,也因为外婆会变着法的给我们做好吃的,这些着实令人难忘。

外公外婆虽然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特别勤劳、节俭、持家、好客。给我印象深的是他们都爱惜粮食,对粮食特别有感情。小时候在他们家吃饭,只要看见我们小孩子把饭粒掉在桌上,外公外婆就会立马捡起来喂到嘴里吃下,并告诫我们要爱惜每一粒粮食,这些粮食都是辛苦劳动得来,汗水换来,来之不易。“过去闹灾慌的时候还饿死过好多人呢,民以食为天,这些粮食能救命的。”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世上还有饿死人的事,也是在外公外婆他们嘴里第一次听说。外公还说:“糟蹋粮食就要挨打,会受到惩罚,如果不珍惜粮食的话,就会遭雷劈。”所以小时候我非常害怕天上打雷,只要天气一变脸,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我就吓得急忙躲进屋里,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雷神爷”要找我的麻烦。特别是头顶上那当空清脆的炸雷响,吓得我心口砰砰直跳。

外公外婆可以说是劳作一辈子。到了晚年八十多岁了还是闲不住,做饭,种菜园,打猪草,洗、剁、喂猪,忙的不亦乐乎。好几次小舅劝他们不要喂猪,不要那么忙,享享清福,可是他们不情愿,说是不干点活浑身不舒服、难受。

有时候看到外公外婆到猪栏边喂猪,我也跟着去注目观望。猪圈里几头猪抢着吃食。几头猪在他们俩精心饲养下,长得是膘肥体壮,斜阳下显得油光亮滑。看着他们俩笑容满面、高兴满足的样子,我心里也快活起来。

有一次小舅想减轻二老的劳动量,不让他们那么辛苦,就联系了买家,把大的两头肥猪卖了,拉猪的车走了,外婆却站在院子旁边抹着眼泪,原来她是舍不得呢!其实外公外婆心里都不乐意。

外公他们一家与邻里友善,乐于帮助别人,且特别好客,只要是一看到上门或路过的客人,总是打招呼让座,若是快要到吃饭的时间连忙招呼叫吃饭,要是那些客人讲客气不吃,硬要把人家往屋里拉。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健康理念。生命不止,劳动不止,付出不止,这是外公外婆他们一直秉持的人生理念。两位老人身上这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并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回忆感受外公外婆他们的往事以及给予我们晚辈的爱,让我受用一生!愿外公外婆在天堂安好!

(作者单位:竹山城市公交公司)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