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突然席卷神州大地,一批批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最危险的前线,成为千千万万人的守护神。
在庸都宾馆隔离点,医疗组有六个人,带队的是陈晓萍医生,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还有三个护士,她们分别是段霜、周艳和柯晓雨。她们2月2号就来到庸都宾馆隔离点,在这里,由于防护需求不能回家。陈医生每天早上会和安保组、后勤组在一起商量一些防疫上的工作,两个小伙子也经常能打个照面,但在同一个楼道值班30多天,因为工作繁忙三个护士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也搞不清楚她们是几零后,就叫小护士吧。
早上7:00,小护士们已经开始忙了,她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护士帽,有的在数一天要发的口罩,有的在准备测体温,有的在核对人员信息……各忙各的,很是安静。
7:30,隔离点开始热闹起来,因为在这个点儿安保组值班人员会准时通过广播喊话还在睡觉的留观人员,提醒他们该起床吃早饭量体温了。后勤的师傅会把早餐送到医护人员休息区,再由医护人员进入留观区把饭送给每个留观人员。留观区属于高风险区域,进去一趟比较麻烦,要穿着防护服,过两道隔离门,早餐每三十份用一个大箱子装着,她们就一人抱一箱,一边给每个房间送早餐,一边给留观人员量体温,从二楼到四楼一趟下来至少得半个小时。
8:00,早餐送完了,体温也测完了,她们便开始收集各个门口的垃圾,然后再从楼上到楼下给每个房间消遍毒。
8:30,外面已有同事在隔离门口接应她们,一出来就冲她们身上先喷一遍消毒水,再帮她们脱下防护服,忙完这些她们就可以吃早餐了,其他同事会帮忙把她们带出来的垃圾送到楼下指定的地方。
9:00,安保组、后勤组值班人员会在一楼大厅等着护士来发口罩、量体温。每次来一个护士,穿着防护服,也分不清是哪一个,每人先发两个口罩,然后测体温,搞完这些小护士就回楼上忙去了。
11:30,她们又得和早上一样忙了,换防护服、进去送饭、测体温、消毒、拖几袋子垃圾出来……等她们忙完吃午饭时,一般都是一点多了。庸都宾馆总经理余松是后勤组的组长,他特别关心医护人员的生活,每天吃饭都会先问医护人员吃了没,指挥部送来的慰问品,有橘子、苹果和泡面,他都会先给楼上的医护人员送一份,但他不理解,为啥这些护士们吃饭不咋样,泡面却早早被吃光了。
整个下午重复早上和中午一样的工作。
18:00,工作人员到一楼餐厅吃晚饭,但医护人员是不在这里吃的,都是后勤师傅给她们送到楼上去,为了避免感染风险,她们一般不下来。今儿我们正吃饭的时候,一个小护士进来了,原来是有个留观人员没吃饱,她再来补一份。
20:30,不知道楼上的医护人员每天是几点才能休息,留观人员哪里不舒服半夜随叫随到也是常有的事,她们已经30多天没回过家了,疫情不解除,她们连楼都下不了。
这就是庸都宾馆隔离点小护士们的一天,也是这里医护人员的每一天。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防护服遮住了她们的面庞,隔离墙挡住了她们忙碌的身影,不是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有引人关注的事迹,甚至很少有人能叫出她们的名字。疫不退我不退,这是医者的使命与担当,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是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仁心的济世情怀。(欧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