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娟,竹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一名护士,我义无反顾的申请加入抗击疫情最前沿。在隔离治疗区工作的日子,我记下了工作的点滴。)
90后的我经历了两次重大疫情,2003年“非典”来袭,当时的我年幼无知,只知道会传染,但并不害怕,也没有影响到我的生活。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封城,全国打响疫情阻击战。让我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疫情的可怕,它的存在,让本该热闹非凡的街道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下从树枝末梢飘落下的枯叶。
此时此刻,身为一名医务人员的使命和责任告诉我:必须勇往直前,因为我的家乡需要我,我必须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我要用我全部的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于是,我立即向护理部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自愿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并承诺“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1月26日13:30分左右,接到通知,我被抽到9楼隔离病房,我立即收拾好衣物和生活用品前往,我还记得当时护士长的我姐姐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防护工作要做好,要好好吃饭……让我的心里暖暖的,给了我勇往直前的勇气,也给了我支持和抗击疫情的力量。
1月26日14:30分左右,到达9楼隔离病房的我立马投入到工作中,开始准备各项工作必需品,进行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的消杀工作,为上班的“战友”们准备换洗的工作服和洗簌用品,领取防护用品等等,忙完之后周坤荣护士长亲自带领我们熟悉环境,培训穿脱防护服的注意事项以及各班职责,可谓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紧张的工作完成后,护士长来不及吃饭,带领大家来到寝室,替大家准备好被子,安排好一切后就匆匆忙忙又去了科室,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知道了此次疫情责任重大。
1月27日早8点,和夜班交完班后,在护士长的重重把关下穿好防护服,带好口罩进了病房。第一次进病房的我经验不足,开始还好,后来护目镜开始起雾,打针完全看不清血管,我只能通过手上戴的两层橡胶手套去摸索,显得很笨拙,工作3年多,这一项最简单的操作今天对我来说是那样无比艰难,我一边宽慰病人请他们多点耐心,一边在心底要求自己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发生多次穿刺的失误,不能让病人对我们感到失望,丧失信心。我们是6小时一换班,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三层帽子罩住了耳朵,听力严重下降,接电话时必须把扩音打开,才能听清楚,因为带着双层口罩,说话全靠吼,6个小时下来,口干舌燥。从隔离病房出来,从头洗到脚,洗完以后眼冒金星,幸好贴心的“战友”早已备好午饭和牛奶,瞬间有一股暖流注入我的心脏,再累也值了。
2月1日,9楼隔离病区和2楼隔离病区合并成一个科室,我们在贺艳护士长的带领下重新熟悉了病房,缓冲间,值班室,贺护士长非常担心我们的安危,不停的嘱咐我们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保存体力。来到2楼隔离病区,遇到了自己的“老战友”周玲,她也非常照顾我,虽然只比我大一岁,但是比我懂事多了,护士长知道我和周玲是一个科室抽调来的,特别贴心的把我和她分到一组上班,互相照应,互相帮助。
3月4日,最后一名确诊患者康复,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我们同科室的姐妹无比感动,大家眼睛湿润了,若非疫情,我们真想相拥而庆。在全市率先“三个清零”,实现“两个零”目标。这里有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部署,更有全体基层党员干部和我们白衣天使的辛勤努力。我庆幸我参与了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辜负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所应承担的责任。我庆幸我选择了从医这个行业,战时需要,我不是英雄,但我没有当逃兵!
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竹山加油!十堰加油!中国加油!(龙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