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竹子的风格
发布时间: 2020-03-25 09:53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田宇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昨夜的一场春雨,忽然使我想起了“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竹。

我爱竹,赞美竹,歌颂竹,首先缘于它“坚贞、刚毅、挺拔、清幽、有节”,从个意义上讲,谦虚谨慎是竹的品格,坚韧不屈是竹的气节,无私奉献是竹的风骨,高风亮节是竹的灵魂。

其次,我爱竹,赞美竹,歌颂竹,还在于它“清新、飘逸、恬淡、高雅”,总是以挺拔的身姿、浓浓的绿色和坚韧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启迪。所以,青山有竹则更青,绿水有竹则更秀,农家小院若有几簇竹,就会把小院点缀得更加生机勃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强,任尔东西南白风。”这首千古流传的诗篇,真是把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描写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竹属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竹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是倍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尽管很普通,但其的生命力却很顽强。不论是在房前屋后,还是在沟岔路边,它都不择土壤肥瘦,能够茁壮成长!

竹子的一生默默无闻,却非常无私。它一生都不会开花,但在生命快结束的时候,却会在顶端开出一种白色的花。随着生命的消逝,花朵也会慢慢变黄,当竹子死去时,花瓣就会凋零。这样是为了淘汰那些老竹子,给新的翠竹腾出更大空间,使它们能够好好的生存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无论是在出差在旅途上,还是在旅游的过程中,只要一见到竹,就像遇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总免不了要跟它拍个照或留个影什么的,内心的那份喜悦,无以言表。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房前屋后有两片竹,终日与竹为伴,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春天,去竹林里挖笋;夏天,去竹林里乘凉;秋夜,去竹林里赏月;冬日,去竹林里扫叶。闲暇时,我还会跟小伙伴们去竹林里嬉戏......

竹子不但品格高尚、顽强不息,还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竹笋可以用来煲汤,有助消化;竹条可以用来编织竹器,非常结实;竹叶可以用来入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竹子还可以用来扎成竹筏,浮力很大......竹子很环保,由于它质地坚硬,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取代木材。正如苏东坡所说:“食者竹笋,居者竹屋,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给人以绿意。竹生在山间,生在旷野,生在河边,生在屋前......凡是有人居住地方就有竹。竹林密密层层,遮遮掩掩,苍翠欲滴,充满绿意。唐人张南史在《竹》诗中写道:“竹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天风起成韵,池水涵更绿。”你看,春归时,抽笋时节,笋尖破土而出,直刺蓝天,慢慢地,笋尖往上窜,舒枝展叶,鲜嫩翠绿,它如同碧玉一般可爱;夏至时,翠竹葱葱,枝叶连连,犹如绿色的云雾,风乍起,竹影婆娑,馨然成韵,倒影池水,绿波荡漾。多么诗情画意的绿竹图啊!

竹给人以诗情。美妙的竹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在山坡上,在河岸边,在村落里,在阳光下,在微雨中,绿竹掩映着村庄房舍,点缀着山岚河畔,真是风情万种,诗意盎然。郑板桥画竹,只画三五枝,成为竹痴,传为佳话。古人书写竹的诗韵,更是令人向往。你看,在月夜:“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唐鱼玄机《暮春有感寄友人》)“风摇松竹韵,月现海潮濒”(唐.寒山《自见天台顶》)“珠帘半床月,青竹满林风。”(唐.越溪杨女《联句》)等。

竹给人以活力。唐代诗人无名氏在《斑竹》诗中写道“浓绿疏茎绕湘水,春风抽出蛟龙尾。”诗中写出了新竹勃发、茎拔叶浓、苍翠欲滴、抽节向上的勃勃生机。宋代词人辛疾弃在《满江红》中也写道:“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作者写出了竹无所畏惧的坚韧精神。

这是诗,这是画。暮春之夜,月色初照,竹影遍地,水面宁静,渔舟炊烟,冉冉升起,好一派竹林风光;而当月夜风轻的时刻,更是迷人,清风徐来,松摇竹弄,海潮初涨,涛声依依,构成动态的诗情;尤其在风清月白的夜晚,依在床上,皎洁的月亮被珠帘半遮半掩,一缕月色泻进来,在微风中,竹林里响起美妙的叩琼击玉之音。啊,月夜下的竹,是多么诗情画意啊!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