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阴霾依旧笼罩着,乡村的网课也在云上飞起来了。
行将下课时,我给三(2)班《道德与法治》课留下作业:自当小记者,采访身边人,力求全面勾勒自己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亮明自己的最大优点;结合自身优势给自己颁发一个奖项并说明获奖理由。题目设计初衷是依据课文主旨让孩子认识并悦纳自己。
我点开“班级小管家”,别说,孩子们的作业质量还不错,不管答案抽象具体,都是一派阳光:我是乐天派,我是小帮手,我是好宝宝,更是体育健将……由于题设所给拓展空间大,学生切入角度多,答案尽显孩子的天才创意,我的批阅也因此而顺心遂意。
批阅完毕,一查统计数据,发现小梅还在另册——未提交。网上授课,孩子提交作业的速度、质量同家长的监管辅导力度成正比。看来,这个没妈的孩子,父亲又缺席了,于是,我翻开电话簿……
十几分钟后,图片传来:我采访了(爸爸),在他的眼中,我是(一个笨蛋);我采访了(奶奶),在她的眼中,我是(一个兔崽子);我采访了(爷爷),在他的眼中,我是(一个冤niè);我更认同(爸爸)的观点,因为我虽然(感觉自己很笨),可好歹还是一个人。我没有什么优点,更别说最大。我将会给自己颁发一个灰心奖,因为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超乎意想的作业让我回想到网课初启之时,我与小梅爸爸的第一次交锋:第一节网课,直到晚上8时27分,小梅的作业依旧没有踪影,我只好通过手机第三次联系上他的爸爸。“你好!看样子指望爷奶,小梅今天的作业是没办法到位了,你不是也被封在家吗?敦促一下,让孩子及时完成作业,尽快把背诵录音发过来。”事不过三,我知道,此刻的我若再用“情理”与之沟通,结果可能又会石沉大海,所以,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更加严肃。
万万没曾想到,搁下电话好久后,对方给我的却是一段足以让我懵圈儿的微信:“我连自己都没法交待,还有时间管他?他,就自生自灭吧。”
这是什么话?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连亲爹都轻言放弃,不说前途,单是眼前的教学……
我再次拨通电话。
对方直言不讳:他是在外打工时认识小梅母亲的,短暂接触之后,俩人就按照村里的规矩办了酒席。仪式之后不几个月,妻子就生下小梅。爷爷奶奶掰着指头细细推算后,认为小梅不是自家的骨肉,月子里,就对小梅及其母亲表现出排斥情绪。最终,小梅还没断奶,母亲就从家里消失了。没了母亲,小梅自然更难得爷奶的待见。
问题棘手:学生父亲遭遇婚姻打击,爷奶又有支撑心理的长房长孙供他们心疼。
思虑再三,我决心设法给孩子支起一片挡雨的空间,最起码,能帮他驱散心头的阴霾。
我告诉小梅父亲:谢谢信任,能把自己最大的隐疾坦露给我,我会将这些变成永久的秘密。不过,你得自信,小梅的爸爸就是你——人家每天都把你爸爸爸爸的叫着呢。而且,我坚信,小梅的身世,除开你们自己,也没谁会去进行不必要的联想,小梅就是你的孩子。更何况,这孩子天资聪颖、思维活跃、好学上进,是个好苗子……小梅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是你们的监护没有到位。
又是良久的沉默。终于,微信来了:对不起,老师,确实怪我,网课结束之后我就没给他手机……
看着眼前的作业,我哪里还有批阅心情?往日印象中,小梅除开没有母爱,日常表现略显乖张之外,在三(2)班的51枚花朵中,依旧属于最为明艳的花朵之一:课内回答问题积极踊跃,面对问题常有奇思妙想;课外,同学关系融洽,常能激起别出心裁的小浪花……若不是这次疫情,若不是这道题目,我几乎无法想见,这么阳光健康的孩子,内心的阴影面积竟会如此之大。
电话沟通知道封村令解除,村民间的交流重启,农村规矩,春客是一个家庭在村落里立身的本钱。他家第二天有客,家人得为此作些准备,当小梅向他们提出采访问题时,家人都各自忙着手头儿活计,几个人也没多想便随口将日常的数落言辞撂将出来……长年的累积,再加这次的正面回答,孩子便将这片笼罩在心头的阴云刻画出来。
我向家长正面展示了孩子的作业,同时告诫他们:孩子面前,嘴得上把锁——无论为自己还是孩子。事怕旁人一句言,一家人到底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做出保证。
事情虽然看似已经解决,可我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无非常手段,驱散孩子心头的阴霾,估计终将幻化成空。
思虑再三,我决定对小梅家长念起“咬”字诀——死死盯住,毫不放松。自此之后,每有授课乃至作业任务,我都首先呼叫小梅父亲,让他为孩子提供手机,准备学习用品,陪孩子听课,监督孩子作业……总之,只要小梅的任务没有通过我的验收,我就让他一分钟也不得安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通穷追猛打终于见到了成效。上周家访见面时,小梅奶奶很是亲热地告诉我:“王老师,娃子最近可是巴肉(粘人)得很。”
几千年前,至圣先师孔子曾经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面对全新的网课,我们要清楚它的新鲜、明确它的艰难,知道监管的重要,执行期间唯有死死抓住家长,方能保证教学目标全面落地。
我知道,自己的法子并不高明,但是,我很欣慰:通过它,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这,或许就是“大道至简”的具体诠释吧。(王雅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