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听竹山
听竹山|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发布时间: 2022-02-07 16:23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泽昆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徐继男


  窗外天色渐暗,人渐渐回过神来,只见车驶进连绵起伏的山区,仿佛是归乡人们一场心照不宣的回忆旅行。仅剩点点晚霞试图点燃乌黑的山穹,最后一抹余晖掩映在路旁的一大片暗绿之上,眼睛便不自觉地追随着光影浮动。

  看见了山,她便知道,要到家了。早晨天刚亮就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等到傍晚夕阳西下,睡了几觉醒来,还未走到家门口,远远地便看见家中灯火通明,饭菜的香味便扑鼻而来。而从平原进山,不过日出日落的功夫而已。

  数不清多少次日出日落,也忘了是多少次旅途,如同浮光掠影一般,只是记得每次离开竹山时的惝恍若失。那些熟悉的脸庞,五味杂陈的情绪,挥手道别的瞬间,和对家的眷恋,成为记忆封存在我的内心深处,帮助我度过那些令人害怕、孤单、难熬的日子


   六年前,她满怀憧憬,带着亲人的期望和祝福,离开了生活了十六年的竹山,来到了“省重点”高中。三年岁月,有害怕、有孤独、也有手足无措,繁华的城市让她感到陌生,就像是一个过客,只是短暂的停留,甚至有无数次想要逃离这个喧嚣的城市。
  有无数次别人问及她的来处,她总是很骄傲说出“竹山”这两个字,而在这一次次的骄傲里,是因为回家的路从四小时缩至两小时,是因为评上了“国家文明城市”、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等称号,竹山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她家乡的地名,更是她引以为豪的资本。
  天色昏沉,穿梭过漆黑的隧道,点点灯光映入眼帘,车辆再一次停靠在竹山车站。
  归乡了,走在街头,她发现楼下又新开了一家零食店,路边的花坛又翻新了,爱喝的烧仙草也能买到了,公园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仿佛在她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的时光里,竹山正悄然发生着巨变。
  记忆中,我的竹山没有霓虹灯,但霓虹灯早已亮彻竹山。


   有人说熟悉的竹山不见了,老房子被拆了,儿时的记忆没有了。但还有人说竹山变化太大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霓虹灯闪耀在堵河对面,夜间的竹山,好似那小香港,诉说着这些年的发展与变化。
  飞机和高铁,是城市高速发展的象征,宁静有序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被大潮席卷的人,主动或者被动地离开竹山,向山那边眺望高铁和火车时,你正在失去它;渴望知识改变命运长夜苦读时,你正在失去它;背上背包独自离家时,你正在失去它。多年后,回想起记忆中的街道和故人,你知道你真的失去了它,但真正失去的是陪伴它一起成长的岁月,这个时候你觉得有些遗憾,如果当初留下来,是不是会有什么不一样?
  出去,回来,你觉得可以选择,但其实没有选择,通常只是手握一张单程车票,正好那一趟列车开过来,正好你上了车。


   高铁修通了,离开家更快了!不,回家更方便了。内心的声音从来就不只有一个,如果你认真听的话。
  走吧。无论是铁轨带我回乡,还是高铁带我回家。
  那些重重叠的心事,躲得过摩天大厦,躲不过田园将芜。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徐继男,女,20岁,竹山宝丰人,武汉科技大学在校学生,现在竹山县融媒体中心实习。

  朗读者:

  杜登艳,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内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也可添加QQ:441409997,在线投稿。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