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听竹山
听竹山|元宵节后的乡村
发布时间: 2022-03-14 09:11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泽昆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元宵节后的乡村
作者:胡光凯
  老家在秦巴大山深处一个古老的村落里,这里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也飘逸着许多隽永的诗韵。喜欢这里,是因为我在这个叫做桃子湾的小山村里出生,长大……
  这个双休没有应急工作处理,宅居一个寒假的儿子到武汉上学去了。吃罢早饭,我和妻子开着车一路慢悠悠的晃出小城,欣赏着途中熟悉的乡村风景,穿越堵水,翻过秦巴山一路逶迤回到了小山村。
   今天是雨水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大雁北归,草木萌动。这是古诗词里关于雨水节的描述,其实这个季节的鄂西北的乡村老家离春天还有一段距离,车行途中,偶有雪花似柳絮似绒花在车窗左右飘过,元宵节后农家庭院,一些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屋檐下,积雪像一只只慵懒的白猫蜷缩在屋顶上,远方的山岭还被皑皑白雪覆盖着。


   “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眼前的景致,让我想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四季轮回,山河冬暮,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场元宵节后的春雪,让沉寂的乡村瞬间灵动起来,犹如一个疲惫沉睡的少女,轻盈睁开了眼眸,照亮着新的风景,迎接新一年美好的时光。
  其实雪后初霁的南山老家是一道很美丽的风景。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锁却闲门出,随他骏马行。虽无古代文人的雅致,我也特别喜欢在这个季节里在村庄、田野,森林里踏雪寻景。


  春天的雪,总是比冬雪更让人欣喜,更令人感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对春雪完美的诠释!洁白世界里,雪花如柳絮、如棉花、如鹅毛、如蒲公英琼琼碎碎,在天空漫天飞舞。喜欢行走在雪后宁静的森林,在阳光的倾泻下,在童话般的世界里,嗅着森林的清香,欣赏着雪的纯净,一切都在升华中渐升到纯洁而又美好。
   冬天里的雪,在节气的指示是,在计划之中有一场无一场的不紧不慢下着,而春天的里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福利,往往出乎意料,让人惊喜。


  元宵节后的雪不再冷峻,冰彻。阳光下、树梢上、麦田里、油菜花上的积雪冰莹剔透,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似乎还有缕缕暖意,当然我听到了林间皑皑冰雪融化涓涓细流的声音,也感觉到小草在雪的滋润中探知着春的讯息,试探着早春的暖意。
  我喜欢这样赞美,昨天的雪花不再飞舞,今天的雪花依旧挂在故乡的树梢上,我享受着雪后缕缕暖阳,听小鸟在枝头欢唱,看残雪在林间漂落飞扬,我用用欢乐把家乡的森林来仰望,用铿锵有力的脚步在残雪里写出优美的思乡诗行。我在一步一步思量着村庄的年轮,在一步一步探询村庄走向何方?其实,春雪是故乡早春里一件很美的衣裳。


  元宵节后的乡村在冰雪的覆盖下,虽然显得宁静,祥和,但更多的是空寂和落寞。大姐家三个儿子都在元宵节前后去了河北和广东的工地打工,哥哥家的几个孩子也先后收拾行囊进了外地工厂。一度热闹了乡村,留下的多数年长的老人,曾经留守的儿童也在元宵节后各显神通去了集镇或小城上幼儿园或上小学。随之一年一度的节日远去,热闹也随之渐行渐远,寂寥将相依相伴。我的老家也许只是众多乡村的一个缩影。曾经的乡村也许多多少少会消失在打工人匆匆忙忙的脚步里。也许若干年后,乡村,只是一些人的一个名词。它只能以回忆的形式在下一代农村人生中以怀念的方式存在。
  哥哥家的炊烟起了,袅袅升起炊烟飘来淡淡饭菜香,摇曳着暖暖的兄弟情。岁月悠悠,乡情、亲情绵绵。那山,那水,那田野,那老屋,那人,在心头升起一道道深深浅浅的乡愁。不管怎样说,围坐在一方暖意融融的火塘,品尝着老家美食,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农村出生的人。在我身边有不少朋友无不羡慕的对我讲,你真的好幸福,因为你有老家和老屋,有哥嫂兄弟在那里等着你。


  这个元宵节,对于一些曾经的农村出生朋友来说,他们的感叹,唏嘘都是内心真实感受。老家是根,是心灵安放的地方。
  真的,这场元宵节的春雪好美,如果你有时间,我在老家燃烧一方熊熊的火塘,炖一锅腊肉,温一壶老酒等你!你我把酒倒满,在火花飞溅的塘火边,三五友人喜相逢说说老家往事,迎接新的一年!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胡光凯,竹山县移民中心主任。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湖北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稿件数百篇。

朗读者:



  杜登艳,竹山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